神雕腥传 京滇恩仇录 京香julia bomn026 惊人的近义词 警绳五花大绑 静海王艳霞 久久绳艺 觉醒仿若昨日 绝色倾城之婉儿 卡门·德洛雷菲切 |
把乡村旅游作为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精准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撑。在陇南召开全省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现场会,推出了旅游扶贫增收的4种模式,省发改、交通、国土、扶贫等部门发布支持政策。省发改、扶贫部门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7100万元和省扶贫资金3600万元,用于100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建设。组织动员旅游企业、旅游院校,对全省118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结对帮扶。全省涌现出了陇南花桥村、桂花庄村,平凉西沟村,甘南州池沟村及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马嵬驿民俗文化村等一批特色旅游专业村。2016年,全省新建旅游专业村50个,累计达到564个;新建农家乐1815户,累计达到12563户;带动农民直接就业15万人。乡村旅游接待人数5170万人,增长20%;乡村旅游综合收入91.28亿元,增长44.8%。 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甘肃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省政府批复大景区体制改革方案,林业、文化等部门和相关市州密切配合,整合资源,理顺体制,已基本建立起大景区管委会+旅游开发公司管理机制。体制瓶颈取得突破,大景区建设成效凸显,张掖丹霞大景区高起点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已启动运营,创建5A级景区已通过国家景观质量评审;白银黄河石林大景区体制改革一步到位;陇南官鹅沟大景区按5A级景区高标准打造;敦煌大景区全面提升西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各大景区建立市场化筹融资机制,实施建设项目230个,实际完成投资135.69亿元,同比增长48.3%。省旅游产业投资基金启动运营,张掖山水文化集团公司积极承担起基金发起单位职责,一、二期基金的募集投放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加快“235”景区体系构建,以大景区为龙头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不断丰富,已形成精品丝路线、九曲黄河线、长城边关线、寻根祭祖线、民族风情线、红色征程线6大品牌旅游线路,甘肃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明显提升。 继续整合市州资金,重点在央视、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在北、上、广等重点客源地投放旅游宣传广告;在新浪、网易等重点网络平台开展国内宣传推广,点击量超过2.5亿人次。积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先后组团赴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收入分别增长31.1%和36.1%。充分发挥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作用,首次向国内外发布“2016中国人眼中的丝绸之路十佳”榜单,发出甘肃声音,凸显甘肃在丝绸之路旅游中的地位和担当。着力开拓冬春旅游市场,在敦煌启动2016甘肃省冬春旅游活动,推出五大系列、八大冬春旅游产品,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市州集中出台100余项冬春旅游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冬春季旅游持续升温。各市州创新宣传营销,张掖市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全民宣传行动,政府每年拿出100万元进行奖励。临夏州坚持每年隆重举办旅游宣传月活动,动员市县及企业参与旅游宣传,有力拓展了客源市场。 全域全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旅游交通基础条件和保障能力大幅改善提升,兰州机场已开通前往国内外91个城市的179条航线。兰州铁路局开行品牌旅游列车17对。出台实施《甘肃省4A级以上旅游景区连接道路建设实施方案》《丝绸之路甘肃省交通房车露营地发展规划》,全省4A级以上景区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31个,自驾驿站30对。嘉峪关成功举办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房车博览会。省公航旅集团全面打造自驾露营地,已建成2个,在建3个,必将对全省自驾网络的形成发挥示范带动效应。2016年,新增旅游大巴342辆(其中兰州(含新区)108辆、张掖50辆、敦煌40辆),全省达到1539辆。各地普遍加快旅游通道观景设施建设,甘南州筹资2929.25万元新建观景台27处,已达52处。全省改建新建旅游厕所1026座。张掖、酒泉、天水、甘南被评为“2016年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旅游、建设、商务、农牧、公安等部门联合制定《加快促进全省旅游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各类旅游住宿单位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建成住宿旅馆(社)8770家,拥有床位48.7万张。建成甘肃智慧旅游省级平台,实现5A级景区与国家旅游局应急指挥平台对接。张掖、嘉峪关、天水、敦煌等市成立智慧旅游公司,其中敦煌智慧旅游公司2016年营收已超过1.5亿元,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旅游基础配套不断完善 “敦煌行旅游节”成果丰硕
今天,甘肃省召开2017全省旅游工作会议暨全域旅游现场推进会,省旅游发展委主任何伟作了工作报告。何伟表示,2016年,甘肃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5%,旅游综合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省政府建立由18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旅游综合监管机制。兰州、酒泉、白银、金昌、陇南、临夏已建立市级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全省旅游执法部门对各地旅游市场进行拉网式暗访检查和旅游质监执法异地交叉暗访检查,查处一批违法违规行为。重拳整治景区乱象,对8家景区予以警告、11家景区予以通报批评、2家景区予以黄牌警告、3家4A级景区予以降级、3家4A级景区予以摘牌,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也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充分肯定。敦煌市成功创建全国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城市。举办5·19文明旅游宣传系列活动和第四届全省导游大赛,全省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启动实施全省旅游人才培训“百千万”工程,共举办各类旅游培训100余期,累计培训1.5万人次,为甘肃旅游产业迅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伍策 一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