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pds574 延津一中杀人案 美女被绑架封嘴捆脚 赞美长江的诗歌 礼物的英文 王宝强回乡 我不是天使凤凰木 苗爽祛痘维肤膏 父子恋 by 阿刀 搜狐焦点枣庄站 |
华声在线7月18日讯(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田甜 通讯员 黄得意)当“锦绣潇湘”的全域旅游基地品牌越来越亮,当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把湖南作为旅游目的地,湖南全旅旅游基地该怎样建设?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南省建设全域旅游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中简称《行动计划》),为湖南的全域旅游发展列出了时间表、路线图。 《行动计划》出台有何背景?对于湖南旅游业发展释放出什么信号?……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省旅发委党组书记、主任陈献春,对《行动计划》进行权威解读。 信号一: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将得到破解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旅游需求正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在湖南,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样明显,2017年,湖南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6.69亿人次,居全国第6位,实现旅游总收入7172.62亿元,居全国第8位,分别比2015年增长41.43%、93.18%。这一个个喜人的数据,昭示着湖南旅游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 经核算,2017年全省旅游业增加值2036.21亿元,同比增长15.67%,占GDP的5.89%,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15%。预计今年1-6月我省接待国内外游客3.50亿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总收入3766.2亿元,同比增长10.7%。旅游业已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湖南省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成为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幸福产业。 陈献春介绍,现阶段我省旅游业发展存在"两个跟不上"的主要矛盾,即旅游产品供给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在“两个跟不上”的背景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域旅游基地,这是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再定位,建设全域旅游基地已成为我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的重要抓手。 陈献春表示,这次出台《行动计划》,是深化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顺应和把握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进一步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破解"两个跟不上"的主要矛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旅游需求的现实需要。 信号二:全域旅游基地建设目标定位将更加精准清晰 《行动计划》提出,将建设以“锦绣潇湘”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作为总目标,力争到2020年,全省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和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的一种全新旅游发展理念。如何把握全域旅游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陈献春认为,立足湖南省情,可以从三个维度去把握: 一是用世界眼光看湖南,建设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提升“锦绣潇湘”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把湖南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二是放眼全国看湖南,建设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打造旅游万亿产业,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在推进旅游强国建设中起到先导示范作用; 三是从湖南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看旅游业这一重要抓手,建设全域旅游基地就是要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在推动旅游业与相关领域产业融合创新、开放合作中走在前列。 信号三:“5+7”将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新格局 《行动计划》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以《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为主要依据制定的,贯穿《行动计划》的关键词是融合创新、开放合作,基本思路是以开放合作促融合创新,以五大旅游板块和7条跨区域旅游线路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新格局。 根据《行动计划》,我省将分为五大旅游板块,并根据各区域特点,进一步优化区域空间布局—— 长株潭旅游板块,以“锦绣潇湘·快乐之都”为区域品牌,打造国际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装备制造高地。 环洞庭湖旅游板块,以“锦绣潇湘·天下洞庭”为区域品牌,打造国际知名湖泊度假旅游目的地。 大湘西旅游板块,以“锦绣潇湘·神秘湘西”为区域品牌,打造以世界遗产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雪峰山旅游板块,以“锦绣潇湘·神韵雪峰”为区域品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大湘南旅游板块,以“锦绣潇湘·休闲湘南”为区域品牌,,打造国际知名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五大板块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差异,发展各有品牌,各有侧重。 对此,陈献春表示,《行动计划》提出的五大旅游板块,将为湖南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提供战略支撑。他介绍,湖南将以培育区域旅游品牌为核心,明确五大旅游板块各自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品,推动五大旅游板块加强内联外合,域内组建旅游共同体,域外构建区域旅游合作联盟,做到统一旅游品牌、统一规划线路、统一产品开发,统一宣传促销、统一监管服务,实现区域无障碍旅游。 陈献春介绍,我省将充分挖掘整合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加强“五大旅游板块”之间的统筹协调和空间联动,深化区域旅游合作,着力规划建设张崀桂旅游走廊世界遗产旅游线、“伟人故里”红色旅游线、长江黄金水道和环洞庭江湖度假旅游线、桃花江·桃花源美丽乡村旅游线、“心愿之旅”祈福寻根旅游线、“神韵雪峰”山地度假旅游线和“快乐之都”长株潭都市旅游线等7条跨区域旅游线路。以区域品牌培育和旅游业态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旅游景区、旅游乡村、旅游小镇、旅游街区、旅游综合体和旅游城市的休闲度假功能和核心吸引力,将其打造成为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精品旅游线路。 同时,我省将坚持区域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打通张崀桂旅游走廊为重点,加强与周边省区和高铁沿线跨省旅游交流与合作,深化推动近年来成立的“9+2”泛珠旅游合作大联盟、湘鄂赣天岳幕阜山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湘渝鄂黔武陵山旅游发展联盟的区域旅游合作,构建全域旅游开放发展新格局。 信号四:旅游业融合创新将激发庞大的需求潜力 《行动计划》对全面优化拓展旅游消费链,推进旅游业融合创新等方面均作出了部署。 旅游业综合性强、关联度大、开放度高。旅游业最大的优势在市场。全国每年要接待国内外游客50多亿人次,到2020年将突破70亿人次。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是“流动的消费”经济形态,大规模的游客流动会带动人、财、物等不同形态的资源都能流动起来。把庞大的旅游市场需求叠加到农业、工业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可以激发庞大的需求潜力,能够创造出巨大新价值,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省投资的重点、消费的热点和开放的亮点。 陈献春认为,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凡能满足游客旅游生活方式的相关领域和产业都可以充分利用旅游业搭建的供需对接平台,共享旅游消费的“流动钱包”。旅游业搭建的这个供需对接平台是以生态做基础、以文化做内容、以旅游做市场、以科技和金融做支撑的,它以“(文化+科技+金融+N)×旅游业”为主要模式,突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的智力资本,引领政府资本、产业资本、消费资本和金融资本进入旅游领域,着力构建生态、文化、旅游、科技和金融深度融合的全域旅游融合创新新格局。支撑这个新格局的关键要素是文化创意。 |
- 上一篇:为北京“美好旅游”保驾护航
- 下一篇:加快旅游业提质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