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福建日报:翠屏湖旅游开发,在期待中前行

时间:2018-08-16 11:5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作为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翠屏湖的诞生承载着一方百姓对国家大计的奉献情怀。无论是当年的建设者,还是为水库建设作出牺牲的当地百姓,还是感佩这段历史的人们,
色狐网站 爱内希 绝杀局内人 桜井莉亚 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 苍井空电影截图 北半球小夏季是 lanyan.rar 水咲萝拉 白妖精 五姑娘 清鸣回溪

问政 > 古田发布

福建日报:翠屏湖旅游开发,在期待中前行

古田发布

2018-08-14 18:25   来源:澎湃新闻 问政

字号

作为全省最大的人工水库,翠屏湖的诞生承载着一方百姓对国家大计的奉献情怀。无论是当年的建设者,还是为水库建设作出牺牲的当地百姓,还是感佩这段历史的人们,都希望它也能承载起一方水土的致富之梦
火热的七月,古田县翠屏湖迎来了史上第一次省运会比赛——赛艇比赛。翠屏湖的秀美,让运动员和游客赞不绝口。很多第一次到翠屏湖的人都十分惊讶:福建竟然还有这么美的湖泊!

遗憾的是,长久以来,交通不便等原因使翠屏湖一直“待字闺中”。几十年来,翠屏湖旅游开发之路十分坎坷。上世纪90年代末,由于不注意环保,翠屏湖差点成为“死湖”。进入20世纪后,古田迎来了“两高”时代,千年的交通瓶颈被打破,却又因基础设施薄弱,翠屏湖3A景区于2016年11月被通报摘牌。翠屏湖的旅游发展路在何方?
时代产物承载着众望
翠屏湖位于古田县城东郊,距城区3公里。1958年6月,国家在古田兴建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电站水库库区淹没了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田旧县城及周边50多个村庄和4万多亩良田,搬迁逾4.4万名居民,形成了水域面积37.1平方公里,蓄水量6.41亿立方米,最深处72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湖——翠屏湖。

原宁德市方志委调研员王道亨介绍说,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百废待兴,中央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将古田溪梯级水电站列为全国第101个重点建设工程。从此,地处福建偏僻山区的古田县名扬全国,成为国人瞩目的水电大县。古田溪水电站开发建设前后历经2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建设工期最长的水电站。它不仅为我国建设梯级水电站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为我国和越南及非洲一些国家培养了大批水电建设和管理人才,被誉为新中国水电人才的摇篮。

翠屏湖因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这里风光旖旎,湖东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顺天圣母陈靖姑祖庙临水宫,湖畔有千年古刹、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任会长圆瑛法师修炼地极乐寺,湖中36个大小岛屿隔水相峙,深藏在山腹中有迷宫般的地下发电厂。1960年,朱德、陈毅和谢觉哉、徐特立来到这里游览,朱老总即兴题诗《和谢老泛舟古田水库原韵》。
翠屏湖是千年古邑全城迁徙换来的,集中体现了古田人民的奉献情怀,是古田45万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是古田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海内外的古田人都格外关注翠屏湖的保护与开发,希望翠屏湖能够作为开放共享的旅游、休闲、文化活动的载体。
力挽狂澜打响环保阻击战
由于古田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翠屏湖旅游迟迟没有起色。而由于没有经济效益,其环境保护逐渐懈怠,加上周边40个村庄和相邻县份的垃圾污水的流入,到了2011年,大量水藻覆盖湖面,各种垃圾入侵水体,翠屏湖几乎成了“死湖”。市民陈顺真是名游泳爱好者,他回忆说当时不得不中断了坚持多年的游泳习惯。
古田县政府提出了“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翠屏湖”的治理理念,投入巨额资金全方位保护翠屏湖。
居住在平湖镇新舫村的村民王绪林说:“现在,我们村的生产生活垃圾都集中堆放,村两委还派专人监督垃圾规范处理。”
达才溪是古田溪的一条支流,溪水汇入翠屏湖,由于上游及沿途村庄的居民随意倾倒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直接排污等,被列为省小流域治理督办项目。对此,古田县投入2850万元实施达才溪防洪清淤工程,拆除各类违法建筑8处7000多平方米;拆除养猪场、养鸭场面积累计4000多平方米,在沿溪搭建生态休闲栈道,绿化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翠屏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涉及方方面面。林业、水利、水产、农业等各职能部门都积极联动,坚持保护为先、保护为重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翠屏湖开发全过程。
古田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50万元补助水库林场,让其“放下砍刀”。在2013年—2016年间,水库林场减少正常经营性采伐木材逾1.2万立方米,增加封山育林面积6000亩。
当地林业部门在加强对环湖一重山实行封山育林、鼓励退果还林的同时,还制定了环湖一重山树种结构调整与林相景观改造规划,建设森林景观工程。2013年—2016年,完成珍贵树种造林1000亩,在湖边稀疏林地补植彩叶树种2300多亩,增加翠屏湖景观的色彩丰富程度。同时,实施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建设500亩,完成环湖一重山森林景观提升工程1750亩。
水产部门加大翠屏湖护渔与科学增殖放流力度,确保湖域总体水质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同时,杜绝将翠屏湖水域渔业交由个人承包与实行投饵类养殖,并申请注册和积极推介“翠屏湖有机鱼”品牌,严厉打击湖域内电、毒、炸、偷等非法行为,规范垂钓行为。
水利和海事管理部门加大对湖域内船舶航行的安全监管,取缔运输湖砂与改拼装等“三无”船舶,有效防止船舶污染,同时,加大力度打击治理在翠屏湖区域内的非法采砂行为。每年开展执法巡查次数均达70次以上,自2013年以来共立案查处10起,结案10起,处罚金额达13.5万元。
古田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沿湖6个乡镇40个村庄进行垃圾治理,基本形成了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清运、县处理”的长效运行机制;采用跨湖拦截上游邻县垃圾漂浮物等措施,落实湖面日常保洁与垃圾漂浮物的打捞清理工作,还在环湖6个乡镇(街道)13个村开展了“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来共完成投资2928万元,共整治建筑面积9870平方米,新建污水管网5700米,新增绿化面积16080平方米。
古田县目前已编制完成《古田县翠屏湖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实施方案》,以此确保翠屏湖水质稳定在Ⅱ类水标准。
创新体制力争年底景区复牌
如今,翠屏湖烟波浩渺,秀丽迷人。然而,2016年8月,我省开展A级旅游景区专项整治行动,翠屏湖景区被查出存在安全隐患较大、旅游设施简陋、环境卫生条件差、无游客服务中心、标识系统不规范的问题,2016年11月被通报摘牌。
景区被摘牌,这对于努力振兴翠屏湖旅游的古田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分管旅游的古田县副县长黄敏说,县里正筹划建立旅游管理新体制,实行政企分开,转变经营模式,通过整合全县的旅游资源、资产、资金和社会资本,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县里的主要规划目标是,构建“一心”“两区”“三圈”。
突出核心景区。重点建设“一湖(翠屏湖)一宫(临水宫)一草场(白溪草场)”龙头景区,引领全县旅游产业大提升、大发展。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