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美女打一成语是什么
炭打一成语
汤池铁城
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腾空而起的意思 |
近一两年来,伴随国家持续加大对文化旅游事业的扶持力度,全国各地皆抓住良机,响应形势,结合实际,创新形式,在文旅事业上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但笔者也发现,从全域旅游到文化旅游,全国各地村镇,不论现实条件具不具备,自然环境允不允许,都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搞旅游、弄文化去了。这种积极投入的态度当然是好的,但建设者罔顾实际、急哈哈硬上马的心态却很让人忧心。比如,在某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文化旅游不动还好,项目一急着开动,当地自然环境就多多少少受到影响。 比如笔者关注的一个村镇,二三十年前因无计划、无节制采煤开矿与毁林开荒,导致地下水污染,植被大面积破坏。当是时也,村镇外围的几座小山都是光秃秃的,每年春冬两季,风一吹,风化的沙尘漫天乱走,村民甚至连干净水都吃不上。但随着国家加强对乡镇小煤矿的治理,以及当地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当地的秃山竟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自然以它自己的神力使山林重焕生机,小树又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噌噌蹿起来了,大片的灌木丛重新密密麻麻覆盖了山峦,各种小花小草遮挡了上山的小径,各样的飞鸟也都回来重新筑巢。每天晨昏时分,山间花草丰茂、空气鲜润,听着鸟鸣声来到这里的人不禁会有出尘之想。 自然环境的复苏,于当地而言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在“全域旅游”的形势背景下,该村盘点了一下自己可怜的旅游资源,最终计划以这几座植被恢复中的小山为依托,建设一个“森林公园”。而在“文化旅游”浪潮中,该村又在“森林公园”的原有规划中,加了几座仿古建筑。工程投入实施后,先是劈山修路,几十米高的小山,双向车道竟然盘绕着从山脚修到了山顶。而修路就得砍树,一些近几年生长起来的小树与灌木丛便被毁掉了。以自然之力恢复起来的植被,就这样在刀斧之下再次出现大面积的空缺。站到远处的国道上朝“森林公园”方向看去,盘山公路形成的一个个“X”形路纽十分惹眼,好像在说这样的毁林修路是本不该有的错误。 而这样的“森林公园”,因其重复性、同质性,尤其是生态环境本身严重的脆弱性,非但不能为当地创造想象中的经济价值,反倒会因自然环境的倒退以及后期维护成本给当地造成经济负担。而让人揪心的是,这种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与隐形的经济负担在当地人看来,反倒是一种牺牲式的文化荣耀与悲壮了。 “文化是灵魂,旅游是载体。”借旅游的台子,唱文化的大戏;借文化的力量,振兴一个地方的经济,这是多么利好的事啊。但没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别说文化传承子虚乌有,即使连各地津津乐道的旅游业也是沙上建屋空欢喜。 笔者认为,在当前,地方文旅发展与自然环境一定要相辅相成,或者更直接地说,文旅发展中,环保工作要优先考虑。而与其为了文旅就牺牲环境,真不如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甚至是在环境优先的基础上搞文化创意。比如我省云冈石窟景区,景区在扩大建设中,就非常巧妙地将环境保护与文旅创意结合在一起。他们不但尊重、保持、维护石窟周边的自然环境,还创造性地将大同旧工矿区报废的旧机械、旧木石材料充分地利用起来,别出心裁地做成了一批富有沉浸式体验功能的景观。这种文化与环境并重,借环境传播文化的方式,无疑是文旅发展的新路子。
荷戟郎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