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逛街 孕妇过独木桥 孕妇过独木桥打一成语 杂乱无章的意思 杂乱无章是什么意思 再接再厉是什么意思 战士幻化装备大全 战士双手剑幻化 |
培育精品景区,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带。霍山县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和大别山主峰旅游区创5A为突破口,用“好风景”为群众带来“好钱景”。其中,大别山主峰景区所在地太阳乡旅游从业人员近千人,2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陡沙河温泉小镇就业贫困人口60余名,人均年收入近3万元。霍山大峡谷漂流景区周边群众通过农家乐、漂流救护等工作分享旅游产业红利。 推进融合发展,探索旅游扶贫新模式。 “旅游+农商”,奠定旅游扶贫新基础。以霍山黄芽、霍山石斛等特色农林产品为载体,建设电商旅游平台,实现“线上引流、线下导流”;“旅游+康养”,提升旅游扶贫新品质。深度挖掘生态水源地等品牌价值,打造“全国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旅游+文化”,赋予旅游扶贫新内涵。仙人冲画家村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月亮湾作家村、屋脊山摄影家村为重点支撑的文旅融合业态溢出效应明显。 “三变”带动,拓宽旅游脱贫路。该县以产业项目为平台,盘活贫困户闲置农房、山场、土地等资源,通过出租、入股或联营等方式,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太平畈乡福康居公司流转贫困户山场100多亩,贫困户每年分红5000余元。淮源农庄利用“霍山石斛”品牌发展特色民宿,与周边18户农户(其中贫困户7户)签订合作协议。 协会组织引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霍山县成立磨子潭镇堆谷山乡村旅游扶贫协会,实施“1+3+10”项目,即1个会员结对3户贫困户,10名贫困群众如期脱贫。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管理+农户联动”模式,提供农家乐服务员、向导等岗位。2018年旅游扶贫协会会员达68户,总收入近1200万元。 绿色减贫,助推旅游扶贫见成效。该县建立旅游行业扶贫项目库,设立520万元的绿色减贫专项引导资金,鼓励支持镇、村成立旅游扶贫发展公司,创办农家乐、民宿客栈、房车露营基地等实体,已带动325个贫困户直接享受旅游红利。 党建引领,实现旅游脱贫梦。该县太阳乡金竹坪村以乡村旅游为抓手,以茶叶、天麻、茯苓等特色产业为支撑,构建以党建为主导,旅游服务公司为龙头、农家乐为中心、村民广泛参与的乡村旅游服务新格局。党员带头引导农家乐与贫困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助力实现脱贫攻坚。 石台县 聚力乡村旅游推进精准脱贫 近年来,池州市石台县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八个一”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努力实现精准脱贫目标。 政策扶持引导发展。该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实施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等“八个一”工程建设,支持贫困户以开办农家乐、乡村民宿、销售旅游产品等模式发展家庭经济。矶滩乡洪墩村“慢村农庄”将13户民房统一改造成农家乐经营,其中贫困户有6户,户均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带动周边40多户发展经营农家乐。 统一规划引领发展。围绕“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的定位,该县开展全域化旅游,突出负氧、富硒特色,以牯牛降为龙头,坚持山水洞林村优势互补、各重点旅游景区差异化、集聚化发展方向,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核心,以秋浦河、省道325(规划国道G530)为轴线,以南部生态养生度假区、北部运动休闲体验区、东部乡村旅游度假区、西部生态农业体验区为依托的“一核两轴四区”的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保护资源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石台县确立“一县一业”旅游战略定位。村民依托山林、土地、茶园等资源入股景区经营,受益分红。其中天方集团开展“一亩茶山”认领、仙寓镇云里居生态有限公司实施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等,以租赁和入股形式,变农户土地、山场为旅游资源。 旅游景区带动发展。鼓励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脱贫攻坚发挥带动作用:一是将贫困户土地流转给公司经营,公司返聘贫困户种植管理;二是帮助部分贫困户与公司签订销售合同,种植农特产品,公司包回收;三是公司通过技能培训等模式优先吸纳贫困户用工,充分发挥企业帮扶作用等。 借力营销助推发展。近年来,石台县围绕旅游客源市场,推出十条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十个最佳摄影点,举办各类庆典活动,极大丰富了旅游业态。加强乡村旅游扶贫宣传推介,推荐“沿秋浦河山水诗画线”和“古村落养生之旅”两条旅游扶贫线路,引导乡村开展旅游观光体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品牌,举办大演白石岭全国摄影展、“当代李白游石台评选”、大山农耕文化节等,并成功入选“长三角?100个休闲名城”“首届中国(安徽)旅游品牌100强”榜单。 加强培训谋划发展。全县每年组织旅游扶贫重点村参加全国和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举办乡村旅游扶贫专题培训活动,解决乡村旅游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问题。 下一步,石台县将继续围绕乡村旅游扶贫,督促各乡村编制建设性详细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扶贫作用。 裕安区 旅游精准扶贫凸显品牌效应 近年来,六安市裕安区以乡村旅游扶贫“五要”为抓手,以十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着力点,大力推动贫困重点村“八个一”工程建设,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旅游扶贫格局逐渐形成。该区专门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组,制定《裕安区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意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计划》等,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旅游扶贫规划。结合贫困村旅游资源现状,为苏埠镇横排头村、独山镇双峰村等10个国家级扶贫重点村量身制定旅游扶贫规划,为单王乡双桠村制定《双桠村彩虹小镇旅游扶贫规划》,让旅游精准扶贫有章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