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中生智的近义词 计划生育只生一个打一成语 夹板气 夹生饭 加官晋爵 假道灭虢 剑灵反和谐补丁 剑灵螺旋迷宫 |
当兵40年来,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台上,讲述自己的工作。虽然仅仅是对朝夕相处的战友讲,可他仍感到格外幸福。“再过几天,我就要退休了。我很骄傲,在军旅生涯最后的日子里,能有机会站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我很自豪,亲历了我军这一特殊事业蓬勃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很幸运,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埋头苦干,接力奋斗……” 听到老兵动情的述说,不少官兵的眼圈红了,刚调入军委联合参谋部一年的一位参谋流下了热泪。老兵的经历让他感同身受——和老兵比起来,他的工作性质同样特殊,同样不能对人说。 人需要被认可,需要成就感。很多时候,看到战友们晒工作、晒成果,他也很想晒一晒。尤其是面对父母妻儿的质疑和不理解时,他心里也很失落。可他更明白:自己所在的战位,只能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一代名将粟裕,一辈子都以军人的眼光审视、分析、判断眼前这个世界。他是我的偶像!”这位参谋动情地说:专注打仗才能打胜仗,勤于研战方能打得赢。我们永远牢记——军人的第一身份是战斗员、第一任务是备战打仗、第一职责是能打胜仗! 这名参谋自豪地告诉大家,如今,带头树牢备战打仗意识,带头提高备战打仗本领,带头抓实备战打仗工作,已成为军委联合参谋部官兵的自觉行动。能参与到这个由全军“最强大脑”组成的参谋团队,为建设一流军队、制胜明日战场筹划谋略,何其幸福! 越是高层机关,越要牺牲奉献—— “为了打赢一无所惜,除了打赢一无所求” “阿伟,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两个儿子也长大了,我好想你!” 故事会上,一位女军人的深情讲述,令不少官兵热泪盈眶。她是某大队数据室副主任袁可佳,她的丈夫王若伟是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结婚时,他俩约定共同奋斗,做强军的栋梁。可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10月,王若伟因公牺牲,年仅32岁。当时袁可佳29岁,双胞胎儿子还不到3岁。 “你的匆匆离去,我一点准备都没有。那天早上刚通完电话,几个小时后就阴阳两隔。我好后悔,你休假结束临出发前,想亲亲还在熟睡的两个儿子,我却拦着你说:别吵醒他俩了,国庆节我们就过去看你。谁知没过几天,你就……如果那天早上,我叫醒两个儿子,让你亲个够、抱个够,让儿子喊爸爸喊个够,该多好啊!” 这些年,袁可佳不仅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更在战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作战参谋,她一干就是6年。白天上班,晚上先陪孩子,等他们睡了再去加班。执行各种任务,她一个女同志跟大家一起值大班、进流程、研情况……袁可佳不仅被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还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妇女代表。 “阿伟,现在四位老人都好,两个儿子都很健康。你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常推着婴儿车畅想未来,想着儿子四五岁,你就可以教他们游泳,七八岁就带他们打篮球,再大一些就教他们飞航模。如今,哥哥迷上了航模飞行,弟弟爱上了智能机器人。”台上,袁可佳与丈夫展开了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阿伟,还记得之前我们的约定吗?登上你驾驶的专机,保障我去执行任务。去年我参加某项保障任务,返程时坐的就是你们部队的专机,当飞上蓝天的那一刻,我总觉得是你在开,眼泪不知不觉就掉下来了!这也算是实现了咱俩的约定吧!” 这是爱的告白,是责任的坚守。聆听故事,助理研究员赵江蓉激动地说,很多人提起军委机关,都觉得条件好、生活舒适。殊不知,越是高层机关,越是责任重大,越要牺牲奉献。 一个周六的晚上,赵江蓉去加班,路上遇到一位同事的爱人,神色慌张,满头大汗,抓住她的手就问:“看到我们家逗号了吗?我已经找他好半天了。” 一个4岁的小孩能跑到哪儿去?赵江蓉和同事们找遍了逗号常去玩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当他们走到办公楼前,隐约看到草坪上有个小黑影,急忙跑过去一看,果然是小逗号。 “逗号,你怎么在这儿呀?快把妈妈急死了!”小逗号望着办公楼的灯光,可怜巴巴地说:“我在等爸爸,我好几天没见到他了。” 听到孩子稚嫩的话,赵江蓉心里一阵发酸。她知道,因为保障某项任务,这位同事连续加班,吃住都在办公室,已经六七天没有回家了。 “一年前,我们到一个大队走访,一下车,单位干事就把我们往宿舍拉,一进门傻眼了,4名干部挤住在仅容两张高低床的小屋子里。他们开玩笑说,毕业好多年了,现在又像是回到了大学,住一起挺热闹的。就是家属来队不方便,申请临时住房,需要提前排队。”军委联合参谋部服务基层排忧解难协调工作组干事司开明讲述的故事,勾起了台下许多官兵的回忆。大家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了备战打仗上,根本顾不上处理个人家里的事,有的干部长期挤住在集体宿舍,有的家属随军遇到困难解决不了一拖好多年,有的家属办了随军却难以落户,有的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面临着没学上的境地……军委联合参谋部党委领导对官兵的这些现实困难高度关注,专门研究成立服务基层排忧解难协调工作组,解决官兵在家属随军、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等方面遇到的矛盾问题。去年以来,共协调解决168名官兵的住房问题,135个家庭办理随军落户,137个孩子进了幼儿园,189个孩子上了小学,66个孩子升入中学。这个排忧解难小组成员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把大家的事办好了,大家就能聚精会神干事业、一心一意谋打赢!” 责任编辑:刘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