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一座让人忍不住深呼吸的城市——林都伊春“绿色振兴”打造生态旅游产业(2)

时间:2019-08-26 12:13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民宿“白桦丁香”老板陈刚说,“白桦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红墙红瓦、木屋小院、火墙土炕的乡土民情,并结合林区文化,把过去工人采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历史风貌观光路。相较之下,民宿“岭尚欲雪”更注重服务品质
武汉17中邱佳卉 www.chunmiao.cn comfortable 伯莱士特 仓央嘉措诗集经典句子 爱国诗句 雅戈尔股票

民宿“白桦丁香”老板陈刚说,“白桦丁香”保留了北方民居红墙红瓦、木屋小院、火墙土炕的乡土民情,并结合林区文化,把过去工人采伐林子的道路,改造成历史风貌观光路。相较之下,民宿“岭尚欲雪”更注重服务品质,通过开发与蜂农摇蜜、与农民掰苞米、林间适当劳作等私人订制方式,增强深度游体验。

伊春市发改委副主任姜峰介绍,出于发展经济和旅游的需要,2018年伊春市加快推进林都机场改扩建工程,伊汤公路及7条旅游公路扩建升级,城市交通网进一步完善。铁力至伊春高速铁路项目完成前期设计,汤嘉公路获国家批复。

林区不伐木,发展不停步。

翠峦区设立了黑龙江省唯一的生态经济开发区,承接林业经济林中发展项目,入驻企业35户,建成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园,入孵小微企业5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其中,永达木艺文化旅游研学体验基地,推出亲子科普和研学营地产品,已接待小学生8000多人次。

[摘要]一座百万余人口的偏远林城,一年可吸引逾千万人次的海内外游客;高达84.7%的森林覆盖率,让人欲罢不能地想多做几次深呼吸。

“有时看到被砍倒的树,感觉就像是树的‘遗骸’一样,很心疼。”姜峰说。

数据显示,2018年伊春市接待游客和旅游收入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一业兴,多业旺。”王欣红说,旅游产业关联性强、带动系数大,伊春市围绕旅游发展“大做文章”,收效明显。

“绿水青山是伊春最大的财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是伊春最大的优势。”伊春市长韩库说。

在伊春市的一些景区游玩,经常可以看见游客和一个个木牌或塑料牌亲密“合影”,牌子上面用醒目的数字标注着负氧离子的含量,这成为林区有趣的一景。

根据自驾游发展趋势,伊春市打造了五营和汤旺河汽车营地,集旅游、休闲娱乐、交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嘉荫龙乡颐养中心等多家医养结合机构,今夏一床难求。

从旅游等绿色产业项目中尝到甜头的伊春市,继续以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伊春市主动放弃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亿元以上项目达20余个。在县(市)区目标考核中增加了“生态分”比重,不管党政领导在任时GDP增加多少,离任时如果生态环境账不合格,都将被问责。

一位林区干部坦言,伊春市旅游发展也走过弯路,他举例,当地曾计划一口气建10个五星级酒店。现今,林区针对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发展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2013年底,伊春市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天然林,昔日满载原木呼啸奔驰的森林小火车驶进历史,林区生产职能由木材生产转为资源管护、森林培育。

旅游产业大变样,林区经济稳中向好,但在林区人眼中,最深刻的变化还是理念之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伊春市发展旅游产业最重要的资本。”伊春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欣红说。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岗”……8月的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里,奇峰怪石,悬泉飞瀑,73岁的南方游客张兰走在林间的栈道,耳边小鸟啁啾,情不自禁唱起歌来。同行的朋友们先是一愣,但很快就有人跟着拍手哼唱起来。

2016年以来,伊春市的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同比20%以上的双增长。曾是伐木工人的刘养顺变成经营农家乐的能手,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纯收入12万元左右。“收入是过去好几倍。”他说,桌子不够用,今年扩大了营业面积,新增了好几桌。

近年来,伊春市在守护好绿水青山基础上,按提升夏季、突破冬季、拓展秋季思路,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和市场开发力度,加快配套建设,提高行业服务水平。从开始较单一的森林观光起步,至今初步形成以生态旅游、避暑度假、康体养生、温泉雾凇、民宿研学为代表的立体旅游产业体系。森林生态旅游业,已成为第一大引擎产业。

“一年一个样”,60多岁的大连游客李先生连续8年到伊春市避暑旅游,说起变化,他的感受很深。

——旅游项目和业态多元化,走出同质化怪圈。

理念之变掀起“绿色振兴”

地处莽莽小兴安岭腹地、人口110多万的伊春市,2018年接待游客1584万人次,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6%和28.8%。

58岁的刘进国曾是伐木工人,当年每天能砍30多棵树。现在他成了护林员,和同事巡护着10000多公顷的山林,每天巡山走两三万步再正常不过。“树多了、草密了、空气更新鲜,工作一点也不觉得累。”他说。

2018年,外地人到伊春避暑度假购房的比例攀升,占到全市商品房销量的25%。“医养药游”一体化发展提速,依托廻龙湾休养中心、永翠河国际健康疗养院等载体,开发中药养生保健产业,全市药材种改基地97个、52万亩,“林都北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不砍树,咱也能活,而且活得更好。”越来越多的林区人相信:绿色、生态是产业发展的前提。

——突出旅游机制创新和实效。

王欣红、姜峰等人表示,从市场需求看,游客迫切需要的是体验性、参与性、文化感强的新产品和业态。伊春市巩固提升森林观光、避暑度假、温泉滑雪等传统产品,并坚持市场细分,创新发展地质科考观光、民宿研学、汽车营地、康体养生等产业,提升供给质量。

伊春市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曾为国家建设提供优质木材2.7亿立方米,用60吨标准火车皮连起来可绕地球1圈多,但是长期采伐也破坏了林业资源。

生态趋好,出现“虎踪”,一只体重约150公斤的东北虎今年在嘉荫县青山乡被发现。狍子、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数量也快速增加,甚至狍子跑进市中心、野猪闯进庄稼地的情况时有出现,一些农民不得不常备鞭炮驱赶野猪。

亮眼的数字背后,成绩得来不易。

——旅游基础设施正加快改善。

2013年底伊春市全面停伐天然林,当地上千家企业关停,经济增速骤然下降9.4%。伊春市坚守住“生态立市、旅游强市”的发展定位,咬紧牙关,坚持走向林中转、林下转、林外转之路。

让一些游客笑称“醉氧”的伊春市,拥有400万公顷浩瀚森林、40万公顷湿地、700多条河流,森林里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可达20000个以上,已逐步建立从森林到湿地,从野生动物到江河源头的保护体系,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

伊春市林草局副调研员吴立生说,2013年以前,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比例一度达到4:4:1:1,可开采林木仅为1/10,最严重时几乎无林可采。

迎客不需酒,绿色就醉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