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户外旅游 >

全域旅游的未知地带

时间:2016-06-21 16:4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多彩贵州网|www.gog.cn
k8.pm dajiase 死灵童话 郑媛媛qvod 7099彩票 李佳颖整容 百里挑一蔡慧微博 请到我们甘洛来 qq炫舞音飞官网 重生之崛起在美国极北 香坂美优图片 爱新觉罗绵怡

  岑同梯田。

  前不久,一名驴友在黎平西北部旅游时,拍摄下了一组平寨梯田的图片,这组图片纷纷被许多网站转载刊发,许多网友惊叹说:“平寨梯田,可以和黔东南州内的加榜梯田和堂安梯田相媲美。这里真是黎平旅游的未知地带。”

  黎平西北部所辖尚重、大稼、平寨、德化四个乡镇,总面积534平方公里,占黎平县面积的12%,总人口达6.77万人,占黎平县总人口数的12.7%。境内山峦叠嶂,坡陡谷深,沟壑纵横,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区域。由于远离黎平机场以及黎洛、黎三、厦蓉三条高速公路和贵广高铁等交通主干道,通常被人们称为“被边缘化的地带”。当前,黎平县正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协调推进大旅游脱贫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助推旅游业实现井喷式增长。

  发展全域旅游,黎平西北部的出路在哪?

  德化乡俾翁苗寨,超短裙苗族同胞在跳芦笙舞。

  今年4月12日,以反映榕江县计划乡阳开苗寨风土人情的纪录片《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在法国电视二台首播。阳开苗寨,顿时成为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阳开”也成为了黔东南旅游未知地带的代名词。

  黎平西北部的四个乡镇,有着和阳开苗寨相似的地方:远离城市、交通不便、民风淳朴、传统农耕文化十分浓厚。在总面积达5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侗、苗、汉、水、鍫等民族。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形成了以高孖、盖宝、育洞、高洋等为代表的“48寨侗族琵琶歌”的侗族文化圈,以及以纪德、岑桃、俾翁、岑门等为代表的“48花苗寨”的苗族文化圈。千百年来,各民族间兼收并蓄、相互依存,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大节三六九,小节月月有”。黎平西北部的民族节日众多,侗年节、苗年节、吃新节、斗牛节、赏花节、豇豆节等等。尤其以七年或每五年一届的苗族牯臧节和侗族祭坚节最为隆重。节日期间,各个村寨要举行隆重的“斗牛”活动,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盛装,还要进行“踩歌堂”活动,场面十分壮观。每逢佳节,苗乡侗寨到处都是芦笙阵阵、歌声飞扬。侗族歌有琵琶歌、木叶歌、踩堂歌、拦路歌、情歌、敬酒歌等;苗族歌有山歌、夜间歌、酒令歌、放浪歌等。大家以歌言情、以歌会友、以歌述史,歌词内容广泛、丰富,别有风韵。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尚重侗族琵琶歌。

  就目前而言,黎平西北部还不是黎平旅游的热点景区,客源市场并不成熟,除了在节庆日,有部分徒步游、自驾游、研学游外,并没有稳定的客源。在这里大张旗鼓地搞旅游是不符合实际的。但,这些年来,在黎平各大旅行团提供的信息显示:许多游客特别是“珠三角”一带的游客,他们来到黎平对商业化很浓的旅游村寨不怎么“感冒”,反而比较青睐那些原汁原味的传统村落。游客的旅游也从简单的“看风景”向“体验式”发展。这为黎平西北部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机遇。

  黎平西北部所辖的四个乡镇,旅游资源是非常丰富的。48琵琶歌侗寨和48花苗寨,节日众多,民族活动丰富多彩,侗族和苗族的服饰、银饰、刺绣等旅游产品极具开发价值。西北部又是黎平牛瘪、羊瘪的发源地,独特的饮食文化也十分诱人。三板溪电站建成后,西北部高原出平湖景色,以及竹山风能发电站、老山界原始森林、青山界原始森林等自然风光,是开发以登山、攀岩、露营、骑行、徒步穿越等户外旅游活动的理想胜地。黎平西北部还是中央红军北上剑河经过的区域,可以开发一条穿越平修、平革、高孖、塘旧、盖宝、岑门、高洋等村寨的红色旅游路线,开展“重走长征路”徒步旅行活动。

  良好的资源禀赋使黎平西北部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未知地带”的独特魅力。

  平寨乡纪德苗寨衣苗族同胞在踩歌堂。

  不过,“未知地带”有待人知。发展全域旅游,黎平西北部更要未雨绸缪。西北部所辖四个乡镇可以借鉴黎平滚正“互联网+众筹”发展模式,结合国家传统村落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扶持,开展民居接待示范点,发展“晴耕雨读”的农耕体验游。也可以创造性地借鉴台江“十户一体”抱团扶贫的模式,以2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基础,将各个村寨连点成线,实现抱团发展。合理开发48琵琶歌侗寨、48花苗寨、红色徒步旅游等旅游线路,并与正在打造的“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结合起来,达到承接“百里侗寨”游客的目的。

  平寨乡塘旧寨侗族同胞在踩歌堂。

  此外,还要好好地借鉴近年来黎平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先进经验。如天香谷(药旅一体化)、高屯万亩茶园(茶旅一体化)、四寨侗寨(旅游企业带动)、铜关侗寨(互联网+乡村)、地扪侗寨(文创企业+社区群众)等农文旅一体化发展的样板。充分依托传统村落、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水资源、森林、草场、山地等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区域内旅游交通便捷、设施完备、服务便利,真正推动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

  尚重盖宝侗寨,参赛侗族琵琶歌队在同唱侗族经典琵琶歌——《丢久不见常相思》。

  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发展思路和观念的“边缘化”。如果说,肇兴、翘街是黎平旅游发展的昨天,百里侗寨、八舟河是黎平旅游发展的今天,那么,黎平旅游发展的明天将是“未知地带”的西北部。

  梯田、云海、日出交相辉映。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