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的神奇外衣 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水中迅捷之鲨鱼牙 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 税晶羽 顺优吸油茶 说和做的熟语 思凡番外之磕磕绊绊 私立圣皇曼女学院 |
进入8月,为了让孩子们在开学前好好“撒欢儿”,不少家长趁着暑假带孩子外出旅游。海边有海蜇、山中有毒蛇……近日,不少人的微信圈被一份有些夸张的“旅游提醒”刷了屏,甚至有人表示“不敢出门了”。 日前,《洛阳晚报》记者多方走访,整理了一份热门出游线路和防范途中可能遇到的“毒物”攻略,希望为出游的人们提供帮助。 1 避暑、亲水、游学线路受欢迎 昨日,记者在一些旅游网站上看到,目前避暑、亲水、游学等线路比较受欢迎。 国内长线方面,一次游览大半个中国的西北、东北游较为畅销。我市一旅行社工作人员介绍,该线路途经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景点多,游客不仅可以休闲避暑,还可以在游览中学知识,是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首选。 国内短线方面,山东青岛、日照、烟台等沿海城市的亲水游获得了比较高的支持率,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张家界和凤凰古城等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北京故宫、上海迪士尼和港澳游则满足了不少学生边游边学、增长阅历的需求。 2 防范这些“毒物”,畅享旅行 高山、大海、森林、沙漠、草原……这些美丽风景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毒物”,万一您不小心“中招儿”,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会耽误行程,影响心情。因此,建议您收好这份“防毒”攻略,提前做好准备。 “毒物”1 有毒野果、野菜 ●危险等级:★★★★☆ ●防范攻略:河科大一附院急诊科主任张国秀表示,现在山上的野果已经成熟,不少人喜欢顺手摘几颗尝尝新。有些野果、野菜包括野蘑菇可能引起中毒。近年来,该院每年均接诊20多例误食毒蘑菇的患者。由于很多人难以识别哪些有毒,因此最好不要随意食用。 ●急救措施:进食毒蘑菇后,患者一般会出现恶心、腹痛等症状,经过一段时间症状消失,患者自觉康复,不久会再次出现恶心、腹痛、肝区疼痛等情况。在医学上“自觉康复”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假愈期”,它常常会让患者忽视了病情的严重性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发现有中毒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毒物”2 毒蛇 ●危险等级:★★★★☆ ●防范攻略:在我国西南山区和我市一些山区,会有毒蛇的身影。张国秀说,被毒蛇咬伤后,患者会出现麻木、头昏、恶心等症状,严重者视物模糊、呼吸困难。蛇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活动,如草丛、石缝、竹林、河边等,清晨和晚上是它们喜欢出动的时候。如果您到这些地方去,最好穿上厚一点的高帮鞋,尽量用光照距离远的手电筒,因为毒蛇有趋光性,会被灯光吸引过来,若不慎踩到它,可能遭到攻击。 ●急救措施:被毒蛇咬伤后,越早处理效果越好。伤者先尽快采取绑扎近心端等措施防止毒素扩散,绑扎处要每半小时松开一两分钟,接着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同时赶快去医院治疗。 “毒物” 3 虫媒传染病 ●危险等级:★★★★★ ●防范攻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刘英介绍,虫媒传染病在我市为输入性病例,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黄热病、疟疾等,患者多为到过非洲、东南亚、我国云南边境地区和海南山区等地的人。如果要去这些地方旅游,家长可以先在网上查阅该地是否为传染病流行区,最好避开这些区域,或提前10天打相关疫苗。 刘英说,防范这些病,主要应防蚊虫、跳蚤叮咬。物理方法是穿长袖长裤、悬挂蚊帐等,化学方法是在裸露皮肤及衣服上涂抹含避蚊胺成分的驱虫剂、点蚊香等。 ●急救措施:被蚊虫叮咬后,不要用手抓,可用一点盐水或牙膏涂抹患处,或用肥皂水清洗皮肤。如果出现周期性的冷、热、出汗或者高热、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立即前往最近的医院,并主动告知主治医生相关情况。 “毒物”4 蜂类 ●危险等级:★★★★☆ ●防范攻略: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乔国华提醒,市民外出游玩时要远离草丛和灌木丛等蜂类动物的乐园,穿浅色、光滑的衣服。一旦惹了蜂群,要用衣物将自己的头和颈部保护好,反向跑步离开或原地趴下。 ●急救措施:被蜂类蜇伤后,伤者先判断是否有蜂刺留在皮肤里,如果有,可用针尽快挑出,不可挤压,以免蜂刺剩余的毒素进入体内,造成大面积中毒;再用氨水、苏打水甚至尿液涂抹被蜇处,以中和毒性,降低中毒概率。同时,冷敷被蜇处减轻肿痛,并尽快前往医院治疗。 “毒物”5 有毒水生物 ●危险等级:★★★★☆ ●防范攻略:到我国一些沿海城市游玩,要避开海蜇等生物。 ●急救措施:乔国华表示,若不小心被海蜇等有毒水生物蜇伤,忌用淡水清洗,因为淡水会促进毒液的释放,加重伤情。应尽快用毛巾、衣物等擦去被蛰处的触手或毒液,而后将碱性液体涂在被蜇处。若出现全身性中毒症状,如呼吸困难、肺水肿等,伤者应立即到医院治疗。(洛阳晚报记者 蒋颖颖 实习生 翟毅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