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思南:全景打造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时间:2017-03-17 12:53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思南:全景打造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www.26qq.cn 水立方的神奇外衣 水泽源流江河湖海 水中迅捷之鲨鱼牙 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 税晶羽 顺优吸油茶 说和做的熟语 思凡番外之磕磕绊绊 私立圣皇曼女学院

新华网贵阳3月7日电(通讯员 安万阳)思南县围绕建设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试点县、贵州省山地旅游重点县、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试点县,依托“乌江、石林、温泉、历史文化”四张名片,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城乡一体化、农旅一体化、产城一体化”的思路,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唱好文化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把整个县域作为最美旅游目的地整体建设,把县城和集镇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大力发展山地特色旅游业,着力抓好城乡统筹、业态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城市、景区、集镇、乡村、旅游线路五位一体的“全景思南”格局,谱写全域旅游新篇章,打造旅游产业升级版,实现旅游产业“井喷式”增长。2016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15.31万人次,同比增长45.1%;实现旅游收入32.82亿元,同比增长50.2%。

规划引领 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该县借助高端策划团队(北京博雅方略规划设计院、智刚智库等),修订完善《思南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思南县旅游发展策划方案》、《思南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确定:“一廊打通、两极拉动、三足鼎立、四面开花”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即:沿乌江修建一条高等级公路,将沿线景区景点串连起来;以思南古城和百里乌江水天堂白鹭湖景区作为两个重要节点,拉动全县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以郝家湾古寨、思南石林、思南高山草原作为旅游黄金节点,支撑全域旅游发展;有效利用、合理开发县域内四野屯自然保护区、万圣屯森林公园、张家寨茶旅一体化景区、小溪河自然风光等生态资源,形成四面开花、串珠连线、连线成片的全域发展大格局。

全域布局 打造全域旅游新地标

蓝图已绘就,扬帆正当时。该县按照“一廊打通、两极拉动、三足鼎立、四面开花”规划布局,整合资源要素,实现生产生活要素向景区(园区)、城镇(村落)、通道聚集,以核心景区为龙头、旅游城镇为支撑、旅游通道为关键、乡村旅游为战场、旅游产业为先导、以创建国家级品牌和A级景区为抓手,坚持工农旅融合、产城景互动,推进产业融合集聚发展,打造最美江城、精品景区、特色集镇、美丽乡村“四大会客厅”,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千年古郡邑·百里水天堂”,建成国内外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城市。目前,建成4A景区2个、3A景区2个,三星级园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先后荣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中国楠木之乡、全国卫生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等20项桂冠。思唐古建筑群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鹭湖景区被列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单位”。

景城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样板。结合思南县城实际,按照“老城区做精做特、新城区建强建优”原则,坚持走城市建设体现旅游功能、旅游发展促进城市建设的道路,实施“景城融合”“碧水工程”“畅通工程”“绿化工程”“夜景工程”等,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围绕旅游六要素,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旅游接待能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挖掘提炼文化内涵,做深城市文化品牌,优化宜居、宜业、宜游环境,打造“最美江城”和乌江上的“绿色明珠”,铸就“黔中首郡·乌江明珠”品牌。目前,思南县城已形成“一带四区”大循环景区系统:县城乌江生态文化旅游景观带;以思唐古建筑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体验区;以九天温泉、乌江文化健康产业园为载体的康养休闲度假区;以乌江腾龙峡旅游度假区、万圣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观光疗养区;以思南教育园区、双塘产业园区、灯油坝工业园区为代表工业观摩研学旅游区,形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商贸物流、研学旅游、工业观摩、游轮旅游产品体系等为一体的“大景区”。

精品带动,舞起全域旅游龙头。该县以创建A级景区为契机,加大精品景区建设力度。完善思唐古建筑群修缮,继续推进安化历史街区升级改造,启动思南古城景区规划建设;完善九天温泉城、石林景区、腾龙峡旅游度假区等景区配套设施;加快推进郝家湾休闲度假景区(预计投资4.25亿元,今年将在此举办思南县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白鹭湖水上休闲体验景区(预计投资6.08亿元)、万圣山森林公园、塘头现代生态农业园区、张家寨茶旅一体化景区、许家坝生态畜牧示范区等重点景区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儒家文化、红色文化、盐商文化、码头文化、宗教文化、养生文化、茶文化等,积极推进旅游与城建、农业、文化、林业、水利、养生等产业融合,打造各具特色、联动发展的精品景区,丰富景区内涵,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思南旅游的知名度、竞争力、影响力。

集镇支撑,构建全域旅游骨架。立足县域内各乡镇的优势和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因地制宜发展旅游风情小镇。继续推进塘头、许家坝省级示范小城镇建设,做好塘头镇申报创建“国家级示范小城镇”筹备工作;结合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继续抓好长坝镇市级示范小城镇建设;鹦鹉溪镇依托优质地热资源,加快温泉旅游度假区二期工程建设,培育温泉旅游特色名镇;推进“醉美渔乡·诗画思林”、“傩戏小镇”文家店、“水韵渔歌”三道水、“江枫渔火”牛角岩等特色旅游小镇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向纵深快速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框架。

线路牵引,串起全域旅游珍珠。思南景点众多,但较为分散,犹如散落的珍珠。以交通干道为依托,连接城区、景区、园区、集镇、特色村寨,并将沿途的历史遗址、特色景观、民俗村寨、旅游资源等串珠成链,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的独特旅游效果;做好高速公路沿线、城区交通要道、城乡交通干道及乌江航道房屋立面改造和绿化美化工作,形成“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花开、四季常青、常年洁美”的沿线风景;完成了沙沟—长坝公路提升改造,修建了万圣山环山公路及双塘大道、滨江大道、温泉大道等8条市政大道,启动了思南—印江城际快速干道、邵家桥—长坝及白鹭湖环湖公路(该项目预计投资21.5亿元)、县城新区大桥、文家店大桥等建设项目,打通进入景区“最后1公里”。随着乌江航道复航、黔北机场兴建、环省高铁(遵义—德江—思南—江口—铜仁)建成,思南将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纳入入省市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有效融入乌江生态经济走廊、武陵山区旅游经济圈及长江经济带,形成“快进慢游”的交通体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