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十九大时光·书记县长谈旅游】印宇鹰:全域旅游新通道

时间:2017-10-19 11:41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十九大时光·书记县长谈旅游】印宇鹰:全域旅游新通道
赞叹的近义词 毛科娜 美男一楼筐 美女杀手抢王爷 美女跳楼记 美娱网 梦幻诛仙2见义勇为 梦回风流 梦素琴箫 米子婆姨 苗后启 妙人间之北国春色

  编者按:若把国家比喻成网,那县就像这网上的扭结。近年来,湖南创新以县域为基础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域旅游基地的建设路上,县委、县政府是基础而庞大的执行者。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湖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联合红网启动“十九大时光·湖南旅游工作巡礼”系列报道之二——“书记县长谈旅游”,听县委书记、县长如何谈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

  旅游强省,必先强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实践为证,最好的全域旅游时代,正在到来。

  系列报道:

  >>>书记县长谈旅游:东安县委书记冯德校

  >>>全域旅游新供给: 10座天然氧吧 | 10大特色小镇 | 12处最美乡村

怀化市委常委、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印宇鹰。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侗寨秋歌。何洪伟 摄

通道县城夜景。近年,通道县初步打造出独具侗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县城,风雨桥、鼓楼在灯光中美轮美奂。张永忠 摄

在新建的萨岁文化广场,大家齐聚一堂,唱响幸福。张红 摄

  本文作者为怀化市委常委、通道侗族自治县委书记 印宇鹰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道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新理念为指导,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巨变。特别是旅游产业破冰起航、扬帆出海,全域旅游有了历史性突破。全域旅游突破带来联动效应,全县呈现出“主业突飞猛进、城乡改颜换面、民生持续改善、实力勇攀新高”的良好态势。通道的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大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大提升,侗乡人民的民族归依感、凝聚力、向心力大提增。

  风雨兼程旅游路

  通道于1995年开始开发旅游,在旅游兴县的道路上艰苦求索,经历着风雨兼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全域旅游战略的提出,湖南省委“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和怀化 市委“一极两带”战略的实施,及通道侗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湖南省文化旅游重点县建设等工作的推进,给通道的全域旅游发展带来大好机遇。

  通道县立足原生态红色文化、侗民族文化、自然生态风光三大资源优势,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的核心引擎来打造,在景区提质、业态提升、服务提效、营销提速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全县建成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游客总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78.5万人次、4.7亿元增加到440余万人次、24.6亿元,连续五年增速超过或接近30%;旅游业、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分别由3000人、2.84万人增加到1.2万人、4.77万人,旅游业间接就业人数达6万人;农家乐由24家增加到140余家,旅游商品销售总收入由7.49亿元增加到14亿元,万佛山、皇都等主要旅游点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实现翻番。仅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黄金周,接待游客量超3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7亿元,通道旅游非常火爆,节会消费出现井喷。

  风雨桥头有晴天

  侗乡有三宝,鼓楼、寨门、风雨桥。在旅游兴县之路上,通道的发展也正如侗乡的风雨桥一样,在经历风雨兼程后,迎来“风雨过有晴天”。该县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景区为核心,以城镇为依托,以交通为串联,把生态和文化之美,变成全域旅游的精品内涵,变为侗乡人民的精品生活,收获的是城乡面貌的巨变:一是县城更靓。初步打造出一个独具侗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县城,城区面积由3.6平方公里扩展到5.7平方公里。先后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连续四年入围“美丽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与凤凰携手入列2017年“中国最美县城50强”。二是乡村更美。“通道转兵”新城入列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投入14.62亿元实施“九大工程”覆盖全县152个村,以特色小城镇、侗寨景点化为主要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三是交通更畅。包茂、武靖等高速公路过境,周边有桂林、黎平、芷江、武冈等机场,基本形成高速、公路、航空、铁路立体交通网和县内“1小时经济圈”。四是生态更优。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7%,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实现省级以上生态乡镇“全覆盖”,跻身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示范区,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山水之城、民俗之城、养老之城、好运之城。

  用美丽战胜贫困

  坚持算好生态、脱贫账,致力“用美丽战胜贫困”。一是以旅游促脱贫。依托生态文化优势,把旅游与扶贫有效结合,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走出了一条以旅游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模式并存共融的脱贫好路子。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力及催化、集成作用,整合各种资源,融合各项产业,推动贫困户与特色路子、产业链条、政策投入精准挂钩,把脱贫点变成风景点,让贫困户成为旅游经营户,使贫困村产业发展有途径、贫困户产业发展有去向。全县带动2000余贫困户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景区经营,为贫困户人均增收800元以上。以红色旅游扶贫为例,通道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成功创建“通道转兵纪念地”国家4A级景区,2017年以来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景区所在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就超万元。以产业能人带动为例,十九大代表、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粟田梅,带领贫困妇女织锦,让织锦妇女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并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组建村级公司,推进全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村企和一”发展新模式。在旅游扶贫带动下,全县贫困人口减少到2345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8%。

  二是以旅游促民生。发展全域旅游,既实现产业增效、居民增收,也改善了社会民生和宜居环境。比如,全县国省干道、景区道路都安装太阳能路灯,城乡基础设施得以改善、配套服务日趋完善。比如,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兴产业、兴旺产业促就业”思路,以小财政办大教育,共投入6个多亿,新建3所学校,改善城乡学校办学条件,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其中仅职业教育投入就达1.3亿元、培训劳动力1万余人、培养中职生3000余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