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明朝,来辰溪旅游的那些人……

时间:2018-06-14 15:12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明朝,来辰溪旅游的那些人……
新世界的海盗攻略 色小组漫画 fset324 古濑理惠 18进禁邪恶漫画全集图 周雅倩 月丘兔 二垒都没挂上

用文字复活中国历史上的明朝,那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亦无意为之。我只想说说距今三四百年前的明朝时,那些慕名来辰溪旅游的人,因为这些人身价都不低,他们的喜怒哀乐、仕途降升均是明朝的一面小镜子,他们留下的有关辰溪的诗文即是当年辰溪面貌反映,更有他们对辰溪山水人文的情怀。明朝来辰溪旅游的达官贵人和文人骚客真的太多,本文先选几位游者代表作简单介绍。

在雪峰山腹地和沅水河两岸,如今尚存不少明、清建筑,由此说到明朝还不算虚无渺茫,实在是可触可摸。我能查到的资料中明确记载,明神宗万历28 年即16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一(29.2%),可见中国当时在世界上的富裕程度不比今天美国在世界上的富裕程度差,也难怪现存的很多气派宏伟的建筑基本上是这一时期前后的杰作。

整个明朝历时276 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是非常不错的。即使辰溪也不例外,如明万历三十五年即1607 年,直隶人曹行健接替蒋帮猷任辰溪知县,他在任5 年里将辰溪县城原有土城墙改筑为石头城墙,修文昌阁,建锦岸塔,修辰溪县志等,拿今天的话说,县城的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文化建设和“旅游景点”方面也都成就显著。虽然县里财力不雄厚,但宏观上还是为他具备了办大事的基本条件。

由于辰溪地处“云贵锁钥”的交通要道,故当时的“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或专程或途经,都想在辰溪尽兴一游。从现有的文字记载看,明朝时期的辰溪似乎成了旅游胜地。

那年“天寒水露洲”的冬季,当朝的大文学家何景明来到了辰溪。还来不及考察他这次的旅游线路,但辰溪是他重点游览的景点。

何景明是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山人,明弘治进士,累迁陕西提学副使。他的文学名气大得吓人,与当朝李梦阳齐名,为明代“前七子”之一。谈到他的名气就像我们今天谈鲁迅、茅盾和巴金,当时凡有言诗的场合,都必称何景明和李梦阳。他著有《大复集》。现录其写辰溪的诗一首。

过辰溪

早发辰溪渡,清川喜泛舟。

山城歌粉堞,江驿映朱楼。

雨骤沙颓岸,天寒水露洲。

声音闻渐异,迢递动乡愁。

何景明“早发辰溪渡”肯定是在辰溪住过,住过多久,游过哪些景点,都无可考,但当他从辰溪过渡再游往别处时的那种依依之情,在他留下的这首诗中清晰可见,尤其末句令人动情。古代读书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何景明游过的地方可谓无数,能在他的诗作中有一首写辰溪,实属非常难得!

与何景明不一样,邹元标游览辰溪与他的仕途有关,并是在他东山再起之时。邹元标,字耳瞻,江西吉水人,明万历进士,熹宗时官左都御史。他是个性倔强的人,魏忠贤乱政时他因得罪魏忠贤而被罢官归乡。崇祯初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忠介。后来又得罪丞相张居正,谪戍都匀(今贵州都匀县)卫。张居正殁后,他才召拜吏部给事中。从贵州都匀升官进京,起程时他心情不错。辰溪乃云贵进京的必经水路,道经辰溪时必须游览一番。他对钟鼓洞印象最深。于是,他写下了记钟鼓洞的诗一首留给了后人。

辰溪钟鼓洞

石室谁人凿,冷然钟鼓声。

风回应谷响,籁静自雷鸣。

苔护新题草,去留古台枰。

苍苍樛木在,临眺独含情。

在明朝人游钟鼓洞的诗词中,邹元标的这一首写得最为具体实在,似乎让人身临其境。他主要是通过听觉把洞内的钟鼓声和风声写得真实而生动,通过视觉把洞外写得如画如锦。

那年秋天,薛瑄来辰溪旅游。

薛瑄是明朝大理学家,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官至御史、大理寺丞。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他理直气壮地修正朱熹“理在气先”,而主张“理在气中”。著有《读书录》《薛文清集》《从政名言》《河汾诗集》等。

薛瑄对自己的学问非常自信,曾说:“自朱子后,斯道大明,无烦著作,只须躬行耳。”史料载,他曾到辰州各县,请免征辰砂,民因之获利。辰州人曾在虎溪书院为其塑像与王阳明一同祭祀。他游览辰溪时留下了三首诗文。

辰溪泛舟

沅水一千里,辰溪又泛舟。

山云联雨暗,身世为天游。

已觉鸡鸣远,遥看野树秋。

所经多险阻,还似解离忧。

大酉洞

石室何年辟,江空久不扃。

灰飞丹灶冷,书朽碧苔零。

流征吞江汉,飞商激洞庭。

冯夷休浪击,只恐泣湘灵。

舟发辰溪

岸脚插江深,洄潭摇石影。

舟行若天游,妙处心独领。

三首诗中,一写水上游,一写洞中游,一写山下游。写水上游的《辰溪泛舟》把船中的小我和岸上景物融为一体,“鸡鸣、秋树,险阻、离忧”尽在其中。而《大酉洞》却尽力写内景,烟灭灰冷的炼丹炉,青苔幽幽的周穆王藏书处,洞内音乐般的流水声,以及作者的丰富想象,让人想起当时洞内很清晰的形状。而《舟发辰溪》一诗将丹山寺下面的悬崖、倒影写得淋漓尽致。

未标题-1

在明朝那些游览辰溪的人物中,王守仁应是辰溪人最为耳熟的,因为他在这一带讲学多年,多有题咏,又著述颇丰,对读书人的心性影响很大。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理学大家。因曾在阳明洞讲学,学者称其为阳明先生,人们最喜欢称他王阳明。弘治进士。先后任刑、兵部主事。正德元年,以疏言救言官曾铣等,并得罪权阉刘瑾,谪贵州龙场(今贵州修文)驿丞。刘瑾去后,迁庐陵知县,后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军务。他提创“心学”,称“心是天地万物之主”,“心即理,心外无物”。其学说比“程朱理学”空谈天理性命更为简单易行,故其学说一度风靡南、北二京。著有《传集录》《王文成公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现出版有《王阳明全集》。

与邹元标相同,王阳明也是在东山再起时来游览辰溪的。他从贵州龙场升迁往庐陵任知县时正是草木繁茂的春季,那时权阉刘瑾已经败亡,王阳明心情很好。他在辰溪游览了大酉洞和钟鼓洞,并留下诗文。

辰溪大酉洞

路入春山久费寻,野人扶病强登临。

同游仙侣须乘兴,共尝花园莫厌深。

鸣鸟游丝俱自得,闲云流水亦何心。

独怜疾首灯窗下,辗转支离驻陆沉。

钟鼓洞

见说水南多异迹,岸头时有钟鼓声。

空余峭壁千年在,未信丹砂九转成。

远地星辰连北斗,虚窗明净坐更深。

年来夷险浑忘却,始觉羊肠路亦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