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绍兴治水:绘就灵秀生态画卷

时间:2018-09-17 11:4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江南水乡绍兴,河道密布、湖泊众多,被称作“漂在水上的千年古邑”。 绍兴因水而灵秀,却也曾因水而烦恼。一度,由于重经济、轻环保,绍兴迷失在一条条臭河黑河之中,致使水乡蒙羞、古城失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用了近20年时间,经历城市水利建设、清
股权登记日是什么意思 民谣吉他调音 星野美优 凤舞天骄女尊 侍从丹尼 大哥色导航 温州新中国电影院 王逗逗 邪恶动态图27报2期

江南水乡绍兴,河道密布、湖泊众多,被称作“漂在水上的千年古邑”。

绍兴因水而灵秀,却也曾因水而烦恼。一度,由于重经济、轻环保,绍兴迷失在一条条臭河黑河之中,致使水乡蒙羞、古城失色。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绍兴用了近20年时间,经历城市水利建设、清水工程、五水共治3个阶段,终于使河湖水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善。2015年、2016年,绍兴市连续获得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优秀市并被授予“五水共治”工作最高奖——大禹鼎。

近日,南通市党政代表团赴浙江考察学习期间,专门到绍兴学习“治水经”。从古城治水大会战到建成现代水城新景观,西小河小桥流水、迪荡湖碧波荡漾、鉴湖山水相映,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凸显绍兴治水独具匠心。

西小河:再现小桥流水风情

绍兴城里有一条河叫西小河,西小河不长,仅800多米,却很出名。今年5月,一部在此地取景,讲述江南普通人家温情故事的影片《西小河的夏天》在全国上映,收获了不少好评。

走在西小河边,河水清澈,杨柳依依。青石板铺成的小路、明清时代留下的老台门,勾画出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

西小河能够如此秀美清澈,与绍兴开展古城治水大会战是分不开的。绍兴古城内有17条河道,总长19.5公里。近年来,受人口增加,小旅社、理发、洗浴(足浴)等六小行业排放废水影响,河道污染较为严重,代表古城内河水质的市控迎恩门断面水质下滑为劣V类。为此,去年3月,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惜一切代价,在古城内开展以“治水剿劣”为重点的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

大会战按照“市统筹、区主体、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在古城内开展了截污纳管、治危拆改、引水活水、“六小”治理、环境提档、铁腕执法等六大专项行动。

水污染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绍兴市要求治水部门用10个月时间,摸清污染来源,实施截污纳管。治水部门边摸排、边设计、边施工,日夜奋战,铺设了5条市政主要道路污水管网,对75个区块进行截污纳管改造,对5家农贸市场进行雨污混排改造。

整治期间,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倒逼1242家“六小”行业经营户规范经营;开展全域拆改,对老城区11个地块16万平方米的老旧住宅小区进行征收;实施生态修复,通过曹娥江引水、青甸湖生态配水等方式畅流活水。如今,西小河水清景美,迎恩门水质持续保持在IV类水以上。

迪荡湖:开启一城一湖生活

从河沟池塘发展成为贯通绍兴南北的水系和城中新景,迪荡湖水系整治项目是绍兴治水的得意之笔。如今的迪荡湖水波浩渺、鸥飞鹭翔,远处现代化的高楼勾勒出新城的天际线。

迪荡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位于绍兴城区东北部,包括迪荡湖区水系环境整治与市政园林建设、梅龙湖、下穿铁路框架桥3个部分。

发挥重点水利工程功能。水系整治前,迪荡湖只是由小河和池塘构成的水域,湖区荒杂而冷清。通过整治,整个湖区清淤105万立方米,新建河岸驳坎15公里,水面由原来的1650亩增加到近2000亩,蓄水量达到500万立方米。全长2179米的平江路隧道从湖底中间穿湖而过。2012年,绍兴市启动迪荡湖与萧甬铁路以南河网联通工程,把原来水面宽仅30米的梅龙河,开挖成最宽处达300米的梅龙湖,水域面积由80亩增加到185亩,有效破解了绍兴东部区域洪涝忧患。

建设现代水城配套公园。湖区内配建了8公里环湖道路,新建了16座桥梁。一条环湖道把亭台楼阁串联在一起。新建绿化、亮化等景观工程2.13万平方米。梅龙湖公园还新建了大型喷泉、景观亮化、电影文化雕塑、立体停车库等设施,可同时容纳游客6000人。

让绍兴人骄傲的是,迪荡湖项目不仅发挥了水利和生态效益,还有诸多溢出效应。带动了周边地块增值与开发,迪荡湖项目使得周边地块的吸引力不断升温,迪荡新城二期开发建设掀起高潮;拓展了城市发展新空间,湖区北侧的则水牌区域棚户区改造拆迁全面启动,可腾出525公顷土地,将建设成为高新区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的新发展空间;提升了绍兴城市能级,迪荡湖与迪荡新城交相辉映,已成为绍兴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2016年、2017年迷笛音乐节两次在迪荡湖水系的梅龙湖畔举办,吸引了数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摇滚乐迷相聚绍兴,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鉴湖:五水共治扮靓水城

鉴湖,古代亦称镜湖,位于绍兴市南,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由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发动民众筑成,在唐宋后逐渐湮废。如今鉴湖已演变成一条狭长形河道。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吟咏鉴湖风景的诗句。

鉴湖是绍兴的母亲湖,鉴湖水是绍兴人民的生命水。然而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兴起,工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不断加重,给鉴湖水环境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2009年,绍兴市启动了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旨在更好发挥鉴湖行洪排涝、水量调蓄、景观休闲、生态涵养等综合功能。

治水非一日之功。近10年来,围绕治水,绍兴先后实施了清水工程和“五水共治”。清水工程围绕“截污、清淤、引水、整治”四大措施,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使污染的趋势得到抑制,水质、水环境得到改善。而然,数十年的历史积弊,非一日能除。从2014年起,浙江全省大抓“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绍兴以此为契机,作出“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了包括鉴湖在内的一大批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鉴湖水环境治理突出“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建设。在鉴湖市区段开展水面养殖整治,保护水质不受污染;河道清淤砌坎,建设自然生态河岸;两岸环境整治,建设沿河景观绿带,保护沿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鉴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分为三期,一期工程整治长度3.35公里,整治面积81.58公顷,工程以挖掘鉴湖诗歌文化为主线,沿湖建设了快阁揽胜、鉴湖诗廊等景点;二期工程整治长度2公里,整治面积10.67公顷,以打造江南文化复兴示范区为主题,对马太守庙和马太守墓进行保护型修缮,沿线建成飞虹近月、山阴古街等十景。三期工程核心区3.33公顷,以陆游故里为主题,将建设一个集文化、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集散地。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泛舟鉴湖,青山隐隐,绿水迢迢,历史建筑、人文景观掩映在绿树鲜花丛中,游客犹如在山水画廊中穿行。

[编辑: 文静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