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柯柯牙荒漠绿化:奏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时间:2018-10-18 12:37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中国新疆网面向世界全面展示新疆的经济发展、民族和谐、社会进步情况以及新疆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海内外了解中国新疆的一个权威的信息窗口。
火影忍者小樱禁图 tokyo hot n0619 天赢蒸汽幻想 追逐梦想的孩子电影 色动态图 蒂龙马格西博格斯 tokyo hot n0764 早坂ひとみ 陈琳达 吃棒棒糖什么意思 我和琳梵的故事 极品混沌神人

柯柯牙荒漠绿化:奏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时间:2018-10-16 | 来源:新疆日报 | 作者:张海峰 刘东莱 隋云雁

奏响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

  ——阿克苏柯柯牙荒漠绿化纪实(四)

  阿克苏市多浪河治理工程及其沿岸景观(10月13日无人机拍摄)。 记者韩亮摄

  漫步阿克苏,如同走进一幅绿意盎然的工笔长卷。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天蓝水净,花团锦簇。欣欣向荣的乡村里,白杨护路,绿掩千屋。广袤的阿克苏大地上,片片新绿延伸成河、汇聚成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柯柯牙绿化工程的实践基础上,阿克苏地区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从见缝插楼到见缝插绿

  一边是土地出让金高达十几亿元的房地产项目,一边是要投入7亿元的森林公园,如何取舍?

  舍弃了眼前利益,却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2017年8月,阿克苏地委几经权衡,与地产开发商解除了协议。在这片位于阿克苏城区正北3公里的黄金宝地上,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的树木落地生根,阿克苏多了一个森林公园,增加了一个“天然氧吧”。

  阿克苏地委书记窦万贵说:“过去百姓‘求生存’,现在‘求生态’。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这就是阿克苏城市建设的方向。”

  过去见缝插楼,现在见缝插绿。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速,一个个城市水系,一片片街头绿地,一座座街心公园,让“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园中”成为阿克苏市的真实写照。

  离森林公园不远,是今年6月正式开园的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1800亩的范围内,野花、水草和垂杨交织的绿地把20多个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串连在一起,美韵天成。经常来这里晨练的阿克苏市民吐尔地·吾休说:“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以前哪里能想到家乡会有这样的水乡风光,这在沙漠边缘的南疆太难得了!”

  绿荫繁花、碧水流瀑、小桥曲径,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人恍若置身江南水乡。阿克苏市的城市景观带敞开怀抱迎接所有人,是天天可以亲密接触的文化休闲区。

  优美的环境让阿克苏市的魅力指数不断攀升。继荣膺“国家园林绿化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后,阿克苏市又当选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阿克苏市多浪河城区生态修复工程还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各路人才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活力迸发。“这里环境越来越好,发展机会很多,在阿克苏能够实现自我价值。”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员工王乐凯是一位河南籍大学生,原计划待上两三年就回家乡,现在打算永远留下。

  阿克苏地委人才办副主任付蓉介绍:如今阿克苏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对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许多人来之前曾对南疆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有所担忧,到了阿克苏,发现和内地没有太大区别,一些方面甚至还有独特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阿克苏地区共引进各类人才2727名,其中博士和硕士超过400名。

  优美环境更能提升凝聚力,阿克苏市市长吾拉木江·热依木说:“环境好了,各族百姓的幸福感增强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对实现总目标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生态修复注重顺应自然

  从阿克苏河生态治理工程核心区的观光塔上放眼远眺,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绿色将阿克苏市环抱,片片新绿正从阿克苏河沿岸铺展开去。继柯柯牙百万亩绿化工程后,阿克苏河、渭干河两个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在2015年启动。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阿克苏两河流域生态治理包含了防洪堤、交通路网、水利灌溉、荒漠造林、退耕还林、林果业提质增效、山洪预防、沿河景观和旅游功能区建设等多个项目,体现了强烈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这些宏大工程离不开系统谋划、综合施策。“林业部门植树造林,恢复荒漠区植被,环保部门治理污水,水利部门治理河流堤岸,整个地区生态治理统筹了森林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吾拉木江·热依木说。

  戈壁荒漠中的小环境千差万别,因地制宜施策才是科学的态度。在乌什县阿合雅镇,5万亩经济林外围是1万亩杨树和沙枣林,更向外的22万亩荒漠草场则采用围栏封育的办法,借自然之力修复生态。

  水是荒漠绿化工程成败的关键。阿克苏是水资源紧缺地区,水利部门对宝贵的水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在洪灾严重的地段引洪封育,利用大自然的规则,变灾为利。温宿县库玛拉克河附近的黄羊滩过去洪水频发,这两年筑起了永久性防洪坝,建起了引洪渠,引洪封育,让1300亩沙棘在此扎根,为戈壁又添一片新绿。

  阿克苏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梁说:“过去,阿克苏市景观用水要定期清淤,一到盛夏高温,河道里就有异味。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水系贯通,管网接入,城区景观用水再不用每年清淤了。公园中的20多个大小湖泊蓄水泄洪、沉淀泥沙、吸附重金属,保护了水源,这里的水几乎达到了饮用标准。”

  为了给动物提供一个天然家园,湿地公园用野花、水草、绿树沿湖植起宽宽的绿色隔离带,让游鱼和鸟儿远离游客惊扰;夜晚,公园唯有星光与月色,不开启任何照明设施,是为了给动物营造自然的休憩环境。如今,阿克苏国家湿地公园每年大约有10万多只野鸭、白鹭、黑鹳等水禽栖息繁殖,人们还惊喜地发现了远道而来的白天鹅。

  每个县市都在行动。新和县委副书记努尔买买提·阿布拉说:“新和县渭干河流域生态建设,已修复绿化了23万亩土地,构建了一道绿洲防护林生态屏障。在流域核心区,建成一个3000余亩的沙漠花海景区,既改善生态、防风固沙,还是旅游景区,带动增收就业。”

  截至目前,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已实现生态治理面积198.23万亩,完成了工程规划总面积的85%。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手段助力的生态修复理念依然在延续。今年春季,阿克苏启动了第四个百万亩工程——空台里克荒漠绿化工程,其中大部分采用引洪灌溉封育和天然林草封育的方式,对荒漠生态系统实施自然恢复。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