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丰社区 some 创龙传 拜托了 进击的巨人oad 出包王女第一季 |
原标题:国庆来成都看展、打卡演唱会,旅游业不止靠5A级景区拉动 一年两次到同一个城市旅游,这几乎是旅游界公认的“禁令”。作为资深背包客,吴晓倩今年就这样做了。 今年2月,吴晓倩借着大学同学婚礼的机会,到成都住了大半个月,成都和周边城市的大部分景点都被她一口气玩个遍。以至于回到上海,吴晓倩信誓旦旦地对周围朋友说, “短期内绝不去了。” 谁曾想,今年十一假期,她又来了。 不过这一次,吴晓倩没有规划热门景区的行程,而是一些戏剧或网红打卡地,比如歌手刘聪的全国巡演成都站,孟京辉的《成都偷心》,以及“达芬奇IN成都”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 ↑“达芬奇IN成都”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 而这些展览和戏剧的参与者,不仅比往常更加激烈,而且,像吴晓倩这样不为景点,专门为戏剧而来的人正在越来越多,成为一种新趋势。 尽管5A级景区在今年十一假期依旧人山人海,但透过“吴晓倩”们的计划,或许自此后,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真的不只5A级景区那么简单了。 “昼伏夜出”的旅游 29岁的吴晓倩是上海一所公立学校的老师。平日里,吴晓倩形容自己“比较传统”: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旅途中,她的起床时间都不会超过8点,晚上最晚11点,一定会上床睡觉。 这次旅行几乎彻底拨乱了吴晓倩的生物钟。 按照吴晓倩的规划,此次包括演唱会、话剧和艺术展览三类行程,3日晚上的刘聪巡演结束时已经在晚上10点半之后,而《成都偷心》的演出,也从晚上7点半一直持续到近10点。 根据红星新闻记者了解,无论是刘聪的巡演,还是《成都偷心》的国庆档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或预售成绩。承办刘聪巡演的CH8冇独空间负责人透露,当天观演人数达到了数百人,其中约有3成左右是异地专门赶来的歌迷。 ↑刘聪巡演成都站 图据受访者 《成都偷心》更是国庆期间专门在10月2-6日进行了5场加演。域上和美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加演门票基本已在开演前全部售光,呈现饱和状态。“而且很多是通过携程和旅行社订票,以外地人居多。” 这并不难理解。《成都偷心》首演之前,导演孟京辉就公开表示,希望这部戏剧“能够成为成都的一个符号”。来自域上和美数据显示,从6月至今,该剧票房已实现数万人次的观影数。 ↑《成都偷心》演出现场 资料图 这个生存于夜晚的符号,也滋生出愈发蓬勃的夜间经济。十一假期前,成都专门就夜间经济发文,提出要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其中就包括《成都偷心》和刘聪巡演这样的夜间旅游、视听等10类消费示范点。 有业内人士向红星新闻表示,《成都偷心》的意义更在于,通过持续性的市场探索,基本“摸清”成都夜间文化消费市场的规模和热情。因而在今年十一期间,演艺市场自发有多个项目入市,尝试在传统的旅游景点之外,形成城市旅游的第二极。 而从另一方面来看,成都旅游的“增长极”还会越来越多。按照成都的规划,未来这里还将催生一批夜间开放的博物馆、动物园,以及医美新产品体验等项目,“至少能通过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为到成都旅游找到更多的理由”。 ↑小朋友们搭帐篷在博物馆里过夜 第二次旅游,花的钱比第一次还多 选择夜间作为旅游“增长极”的原因,也远不止业态丰富那么简单。旅游总收入,永远是考察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 仲量联行成都董事总经理谢凌认为,发育不足的消费观念和场景,才是城市在旅游发展中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 其实在过去,城市旅游并没有缺失夜间的场景。诸如今年故宫举行的灯光秀,就几乎是各旅游城市的“标配”,而很多城市也都设有夜市,提供了夜间消费的场景。 “但夜间旅游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也与产品的日趋同质化有关。”谢凌说。譬如大多数城市的夜市,也充斥着卖相相似的小吃和纪念品。极为相似的业态削减了大部分的购买力,让游客觉得“买了不代表我来过”。 ↑成都的一条小吃街 图据VCG 但情况已经在改变。 吴晓倩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按照目前的消费情况,第二次来成都旅游,有可能比第一次花的钱还要多。 从文化消费来看,三个演出和展览已经花费吴晓倩数百元的预算,而根据本地人介绍,她还参加了NUART艺术节,观看了几场室内音乐和戏剧,总共消费已经将近千元。 这只是其消费的很少一部分。吴晓倩说,这些活动前后所购买的东西,远远超过了活动票价本身。 例如,在参加NUART艺术节时,她就在奎星楼街的文艺小店里,买了不少成都元素的文创产品当作给朋友的伴手礼,有熊猫的纸雕塑,以及成都本土艺术家设计的有趣胸针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