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兰州市城关区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时间:2017-06-19 11:48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原标题:围绕“多彩城关”旅游发展定位突出“黄河都市”旅游形象品牌 城关区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每到周末特别是夏秋季节,城关区皋兰山上游人如织。正因为林木成荫绿草茵茵,吸引着都市人群回归田园。由于渗透着全域旅游的因子,市区政府对兰山进行
达州翡翠凤凰 吉祥坊意甲造假 剑网三 绿螭骢 倦夜千羽 郭思语胸围 怀仁六中

  原标题:围绕“多彩城关”旅游发展定位突出“黄河都市”旅游形象品牌

  城关区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每到周末特别是夏秋季节,城关区皋兰山上游人如织。正因为林木成荫绿草茵茵,吸引着都市人群回归田园。由于渗透着全域旅游的因子,市区政府对兰山进行了规划,打造大兰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将青山绿水等资源有机融合,使其成为兰州城市生态绿肺。在城关区,除了兰山,还有白塔山、五泉山公园、黄河风情线、水车博览园、雁滩公园等景区、景点供市民等赏玩。然而这些景区景点,因功能和服务等各方面还存在不足,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急需对旅游业发展战略进行再定位,通过打造功能完整的全域旅游,最终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区域内处处是旅游环境。

  2016年,城关区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为了更好地统筹指导全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旅游强区建设,城关区根据国家创建工作导则和认定标准,结合区情制定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全区要在旅游业多规融合、产品业态、项目建设、景区景点、旅游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进行完善、建设并争取实现更大突破,全面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至2018年形成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产业对全区经济贡献率突破15%,年游客接待量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构建全域共享新型旅游格局

  方案提出,城关区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城景一体化”的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山水城市、多彩城关”旅游发展定位,突出“黄河都市”旅游形象品牌,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新型旅游发展格局,将都市休闲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第一战略支柱产业。

  同时围绕这个总体思路,提出五大具体创建目标。

  旅游综合管理体制更加健全。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当前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创新旅游领导体制、综合协调机制、旅游执法新机制、统计监测和评价体系,形成统筹推进、综合监管、部门联动、协调高效的全域旅游发展机制。

  全域旅游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换乘体系便利快捷;旅游厕所方便、舒适、洁净;“智慧旅游”覆盖全域,旅游咨询服务平台高效便民;旅游景区、交通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全面美化;住宿设施不断完善,主题酒店、民宿各具特色,接待能力大幅提高;旅游市场秩序不断规范,旅游服务环境得到全面优化。

  全域旅游品牌更有特色。根据全区旅游资源特点,围绕“灵山秀水、多彩城关”的发展定位,全力打响“黄河都市”旅游形象品牌;提升黄河风情游、都市休闲游、体育健身游等现有品牌形象,努力打造红色旅游、会展旅游、商贸旅游、研学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旅游特色产品,形成富有特色的个性化旅游品牌。

  全域旅游产业更加融合。推动旅游产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城乡、文化、林业、水利、工业、体育、研学、商贸、养生等深度融合。实现“农旅一体”全域化发展,用旅游的理念引领农民,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思路经营农村,用旅游的产业带动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的旅游化、农副产品的旅游商品化。

  支柱性产业地位更加明确。通过努力,至2018年基本形成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旅游产业对全区经济贡献率突破15%,对就业贡献率突破20%,年游客接待量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旅游税收在地方财政税收中占比达10%,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形成全域旅游统筹发展机制

  创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理念。编制《城关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将旅游规划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改革规划体制,推进多规合一。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突出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以旅游全域化串联起中心商业区、旅游景区、特色街区、宾馆饭店、旅游示范街(村)、星级农家乐,构建全域化、集群化、网络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

  构建全域旅游统筹推进机制。建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城关区旅游管理委员会和城关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解决全区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全区各街道成立文体旅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工作机制。

  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围绕旅游综合产业和综合执法要求,创新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方式和旅游执法机制,推进旅游“1+3+x”综合执法模式改革,设立城关区旅游执法大队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联动环保、安监、食药、质监、物价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有效解决执法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文明旅游水平。

  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创新旅游投融资改革,推动旅游“资源资产化、项目投资领域市场化、投资运营企业实体化”取得实效。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积极创新众投、众筹等投融资模式,筹建城关区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

  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核心平台

  坚持项目支撑。围绕全域旅游建设强配套、扩投资、促转型,按照“南伸北拓、区域布局,两山造景、沿线置业,城市抽疏、坪地扩城,总部引领、产业聚集”招商思路,优化发展空间,集聚文化旅游资源,完善文化旅游项目规划,引进文化旅游项目落地。重点在大兰山整体开发和科教文卫疏解、文化休闲体验方面布局发展特色文化旅游项目。2017年-2018年,实施重大项目100个,加快名城广场等70个续建项目进度,力争焦家湾CBD等14个以上项目开工、省图书馆改扩建等16个以上项目竣工,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40亿元以上。围绕“大三产”实施精准招商,签约项目300个以上,引进“三个500强”企业10家以上,到位资金450亿元以上,签约项目当年开工率达到60%以上。

  做强旅游景区。依托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提升全区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景区游览内容。全面启动老旧景区提升改造,加快推进在建项目进度,有序开展景区内项目招商,着力推进旅游景区在产品设施、功能业态和文化体验上提档升级。2017年-2018年,启动雁滩公园3A级景区创建,扎实推进徐家山公园、五一山公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4A级景区创建,配合推进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兰山片区大景区、北山片区大景区建设,力争建成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中国西北旅游目的地。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