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兰州市城关区合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

时间:2017-06-19 11:48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做大都市旅游。抢抓市委“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建设机遇,围绕美丽幸福新城关建设,加快城区商业主中心建设,打造武都路酒泉路中央商务区,高起
达州翡翠凤凰 吉祥坊意甲造假 剑网三 绿螭骢 倦夜千羽 郭思语胸围 怀仁六中

  做大都市旅游。抢抓市委“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建设机遇,围绕美丽幸福新城关建设,加快城区商业主中心建设,打造武都路酒泉路中央商务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东岗商业副中心,改造提升西关、南关、东方红广场、东部四大商圈,加快提升大众巷美食街等六大特色商业街区;实施皋兰山面山观景栈道、南山花海、南滨河东路绿色生态廊道三大景观提升工程,打造南河道生态水系,摆放鲜花50万盆,栽植苗木100万株,新增公共绿地100亩,着力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城市景观;启动实施兰山生态景区、兰州战役遗址公园、兰山特色小镇、三台阁维修改造等工程,打造兰山都市旅游休闲带。

  做优乡村旅游。以兰山片区、北山片区大景区开发建设为契机,以南北两山休闲山庄、农家乐等为载体,按照“乡村性、特色性、创新性”原则,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与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相融合。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服务中心2个,提升改造旅游示范街道1个、旅游示范村4个、农家乐50户、乡村文化广场4个,打造乡村全域旅游示范点4个;将兰山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避暑纳凉、观光游览、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胜地。

  完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从单一点位建设管理向综合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破除条块分割和领域壁垒,将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点位拓展到全域,促进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推进旅游厕所全覆盖。深入实施旅游厕所革命,到2018年全区按照旅游厕所A级标准,新建改造旅游厕所100座以上,全区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数量充足、达到旅游厕所质量等级标准,旅游厕所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全面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

  推进旅游交通服务全覆盖。逐步提高通往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特色街区、旅游示范街(村)、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等道路的通行等级,打通城市小街巷交通“微循环”。投入1.5亿元,启动红山根至营盘岭公路建设;全面打通雁滩地区T605#、T607#、T608#、T636#等4条“断头路”;新建皋兰山面山观景栈道,建成全民健身路径30条;完成135条小街巷路灯亮化,改造小街巷10条。

  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全覆盖。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出入口、A级以上景区通景公路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通村公路沿线都设有完备的旅游交通标识标牌,所有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示范街(村)、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都有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

  推进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加快建设“1+2+X”游客服务中心体系,实现区内旅游一体化便利服务。在区内建设集景点售票、宣传推介、导游服务、集散换乘、办公咨询、数据分析、监控监管、投诉受理及调解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关区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完善A级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功能;在头营村、民族村、二营村、三营村等重点旅游示范村设立旅游咨询中心(点),旅游咨询电话对外公布,有专人负责接听。

  推进游憩设施全覆盖。区内休闲游憩场所、A级以上景区点、旅游示范街(村)、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公园广场、城市小游园、健身步道、绿道上根据游憩需要,设有亭、廊、椅、驿站等供游客休息、观景的设施。

  推进智慧旅游设施全覆盖。推进城关区“智慧旅游”云服务平台建设,在重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设置终端查询机;研发网上预订、移动支付、电子票入园、景区地图导航、自助式导游等终端,实现全过程、互动式虚拟旅游体验;完善旅游投诉咨询热线,建设统一受理、分级处理的旅游投诉平台;推进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三星级以上饭店、乡村旅游示范点实现免费无线网络覆盖;构建全区旅游电商平台,强化与知名互联网企业、在线旅行商的合作,实现线上和线下资源共享,打造旅游“O2O”新模式。

  推进旅游停车场全覆盖。完善中心城区停车场建设,加快大型立体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建设,满足大中型客车停泊需求,建立智能化停车场导引系统,提升停车场管理和服务水平;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公共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5000个以上,建成自驾车房车营地1个;全区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文化旅游示范基地要配套建设停车场,车位应能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推进环卫保洁全覆盖。完善环卫体系建设、健全管理机制、规范作业程序、精细作业标准,提升全区环卫保洁水平;加大城区主、次干道,河洪道及背街小巷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实行定岗、定员、定路段、定责任,全天保洁,垃圾日产日清,定时定点清运;通过延伸保洁范围,调整垃圾清运时间,延长清运线路,增加清运次数,确保清扫保洁率达100%。结合大兰山区域垃圾产量增加的实际,增设垃圾收集点,配足配齐垃圾收集设施,必要时新建垃圾转运站。

  促进全域“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兴农”,鼓励发展老虎梁特色民宿、民族梁现代设施农业观光园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艺学习、自助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积极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培育更多的农业旅游示范点;推进农旅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

  促进旅游+文体融合发展。坚持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活动开展、旅游商品开发,抓好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五一山婚庆文化主题公园等主题旅游景区建设;承接举办国内大型金牌赛事、文化演艺等活动,着力打造金城社区艺术节、城关区文化旅游节、精品文化推介、艺术品收藏博览会等品牌;利用好影剧院、兰州音乐厅、文化广场、乡村舞台等平台,把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民俗风情等包装成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互促共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