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四川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全球游客“乐思蜀”(2)

时间:2017-10-19 11:40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核心。发挥旅游企业投入的主体作用,建立跨界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游”贯通,推进旅游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让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实施旅游业新技术应用示
site::huangye51.com c2p工业生态集群 m727突击步枪 mail.230.cn 淘便宜www.koumen.net mmhouse最新地址 mmr-298 mxgs-222 myjollysailorbold mymanagerlitesetup

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核心。发挥旅游企业投入的主体作用,建立跨界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游”贯通,推进旅游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让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实施旅游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使旅游企业成为旅游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体。依托绵阳科技城,指导绵阳市建设“中国旅游硅谷”,为我国旅游业新技术的创新、转化、应用探索新路,打造中国旅游科技高地。

同时,四川省还将每年举办旅游业新技术应用大会,发布新技术交易成果,举办新技术展等,将其培育成为中国旅游新技术展会品牌。

全域旅游

民族地区发展迈上新台阶

旅游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以全民旅游和个性旅游为主的阶段,全域旅游是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域旅游发展已成为旅游扶贫的重要抓手。今年,四川省重点推进36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产品打造,年底将创建6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12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明年底,四川省将培育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5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50个、民宿旅游达标户500户。

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四川省民族地区成为“先锋”,今年8月,四川省召开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着力理顺体制机制,推动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四川省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

民族地区全域旅游顶层设计已经开始。以全域旅游规划作为推动“多规合一”的核心抓手,按照国家倡导的实施“主体功能区”的国土空间开发思路,立足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在民族地区规划发展各类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活动空间,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差异化、个性化,使其成为探索四川省全域旅游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同时,四川省启动了《四川省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作方案》《民族地区全域旅游项目实施方案》《民族地区全域旅游管理提升工作方案》。

“产业助力”行动正在加快。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启动实施旅游资源景区化“千A工程”,重点推动阿坝、甘孜、凉山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抓好阿坝州43个“三态融合、三微联动”建设“三态”融合示范项目;引导甘孜州创新完善贫困户利益分享机制,采用“一反哺、两鼓励、三优先”形式,吸收贫困户参与旅游扶贫行动;支持凉山州构建“一乡一品、一村一业”格局,实现农业与旅游有机对接。二是加大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配套出台了《乡村旅游合作社建设指南》《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调研报告》《乡村旅游合作社创建标准和管理办法》,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合作社特色化发展。三是推进旅游商品开发营销工程,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立体扶贫,强化以熊猫旅游商品为代表的品牌体系,提高四川省旅游商品的研发设计水平,研究制定加快全省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培育的方案。

大力提升全域旅游发展的要素保障。一是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向城镇、乡村延伸,启动实施全省363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1+4”工程,即乡村旅游管理机构+旅游咨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旅游标识标牌。二是加大旅游人才培育。组建“全省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加大乡村旅游经营户、带头人和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三是开展万企万村帮扶工程。以藏区彝区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组织动员全省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企业及旅游院校,对1443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朱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