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旅游新闻 >

李金早: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3)

时间:2018-01-16 11:44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四)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我们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
ihos登录 极品无赖木石山水 极品艳帝 极品至尊屠龙 极致恶作剧 集成者们 悸动心灵的h之路 寂寞闻猿愁 计书力行 纪爱妍 加护亚依qvod

(四)着力推进产业融合,“旅游+”成为产业体系升级扩容的新动力。我们主动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交通、航空、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领域相加相融,积极推动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新产品竞相发展,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0个、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10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30个。召开“旅游+互联网”大会,推动互联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品创新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

(五)着力推进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新指标。我们联合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持续开展全国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春季行动”“暑期整顿”“秋冬会战”,严肃查处“不合理低价游”“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2017年,我们组织147个督查组,开展9轮专项督查,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全覆盖”,共立案2595件,已办结1552件,罚款及没收违法所得3326万元,吊销营业许可证45家。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旅行社诚信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和“质量月”活动。发布旅行社及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失信黑名单96件。实施文明旅游提升工程,发布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选树中国好游客、中国好导游,成立“中国旅游志愿者”,文明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自觉行动。实施“补短板”计划,加快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国开通“12301”旅游服务平台,建成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1394个、旅游集散中心663个、旅游休闲绿道2254条、观光巴士线路1061条。加强节假日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国家旅游产业运行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妥善应对“九寨沟地震”“新西兰地震”等突发事件。实施景区质量动态管理,三年来,针对服务质量差、厕所不达标等突出问题,对3家5A级景区予以摘牌处理,对10家5A级景区提出严重警告,对近400家4A级及以下景区予以摘牌、警告、通报处理。广大游客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旅游了吗?去哪儿玩了?开始成为人们问候聊天的常用语。

(六)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旅游成为扶贫和富民新渠道。我们主动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会同11个部门制定《全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实施乡村旅游扶贫8项行动。设立国家乡村旅游扶贫观测中心,开展旅游“万企万村”结对帮扶行动,推出280个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推广“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旅游精准扶贫模式。三年共举办12期旅游扶贫村村干部培训班及3期“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3450名村干部、旅游带头人。落实《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大力支持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推动沿边特色村寨和小城镇建设。旅游不仅在推动精准扶贫、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发挥显著作用,而且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综合带动作用。据测算,2017年全国乡村旅游25亿人次,旅游消费规模超过1.4万亿元。

(七)着力推进红色旅游,旅游成为弘扬红色精神新课堂。中办、国办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近两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红色旅游发展资金26.4亿元。我们推出系列“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纪念长征80周年红色旅游火炬传递、“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校园行等主题活动。推动将中共六大常设展览馆建成中俄旅游基地。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亿元。红色旅游已成为人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新课堂,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八)着力推进旅游外交,旅游成为国家对外交流合作新力量。习近平主席出席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举办中美、中瑞、中韩、中丹、中印等旅游年并发贺词,向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发贺词。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宣布举办中国-中东欧、中国-东盟、中国-欧盟、中澳、中加、中新(新西兰)等旅游年,向世界旅游联盟成立发贺词。汪洋副总理多次出席旅游年开闭幕式,出席第七届二十国集团(G20)旅游部长会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与世界旅游联盟创始会员合影。我们还召开“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举办中美旅游高层对话,建立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机制等。创新开展旅游援外工作。大力提振入境旅游,建设中国十大国际旅游品牌,指导全国建立21个旅游推广联盟,以“美丽中国”为中国旅游整体形象,在全球开展2000多场主题推广活动。

(九)着力推进与港澳台旅游交流合作,旅游成为促进内地与港澳紧密相连、大陆与台湾“两岸一家亲”的新纽带。我们全面落实CEPA涉旅政策,进一步拓展CEPA框架下内地与港澳旅游合作空间。与香港签署“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旅游合作协议”,与澳门建立“促进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联合工作委员会”,支持澳门举办世界旅游经济论坛。打造粤港澳国际旅游目的地,协调推进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粤港澳区域邮轮游艇旅游合作。支持福建自贸试验区旅游业对台先行先试、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加大海峡两岸乡村旅游产业合作力度。稳固港澳台入境旅游市场基础地位,连续三年实施港澳台青少年游学工程,每年组织1.7万名、带动超过5万名港澳台青少年赴内地(大陆)游学。旅游成为对港澳台工作的新主力,为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特殊作用。

(十)着力加强旅游基础理论、人才队伍、数据中心和平台建设,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新支撑。我们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成立中国旅游智库、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编撰《当代旅游学》《中外旅游大百科全书》。强化旅游产业发展数据支撑,成立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建立旅游与公安、交通、航空、统计等数据共享机制,各地也相应成立旅游数据机构。加快推进旅游人才结构调整,出台《“十三五”旅游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旅游职业教育的指导意见》。持续开展导游援藏、人才援疆。实施“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已培养8657名旅游专业人才。实施中高级导游“云课堂”研修项目,截至2017年底,注册导游(学员)28万人。旅游理论滞后、统计数据缺失、人才储备不足等突出“短板”问题,开始得到有效缓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