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坐上高铁或是搭乘飞机,去一个千里之外的地方。但是如果让你选择骑行,你会想到去哪里?上个月,在南京有一支平均年龄63岁的骑行队伍,一行十人踏上了去往青藏高原的路途。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60岁。5月11
初音未来h
爱他网
街头搭讪
努尔麦麦提·热西提
萝莉御姐被吸奶游戏
jiuqupiao
yy阿哲
电影淘娱淘乐 |
很多人都希望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坐上高铁或是搭乘飞机,去一个千里之外的地方。但是如果让你选择骑行,你会想到去哪里?上个月,在南京有一支平均年龄63岁的骑行队伍,一行十人踏上了去往青藏高原的路途。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67岁,年龄最小的60岁。5月11日启程到6月19日返程,他们一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故事?
退休老人“骑”上高原 一路上累并快乐着
5月11日,东大骑行队一行十人在中山码头出发了,陈景诗便是其中的一员。 陈景诗今年60岁,4月份刚退休,为了圆自己一个去拉萨的梦,他决定5月份挑战青藏骑行。 为了这次骑行,陈景诗特意买了辆价格几千元的新车。“从南京出发,我们一行十人、骑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道风景,十分吸引眼球。” 骑行黑马河到茶卡盐湖80公里段,要翻越橡皮山海拔3817米的盘山公路。队员们刚骑进山时,就下起了大雪。随着骑行海拔越来越高,风雪越来越大。“一路上路过的行人和车辆,也不断给我们加油打气。当我们骑到山顶时,冻得脸和手都麻木了。”陈景诗说。 一路上,令陈景诗印象深刻的事多到数不清。在陕西与甘肃交界的秦岭深处,风光特别美,让人流连忘返。上了青藏高原,每一天的骑行都可谓惊心动魄。陈景诗说,“茶卡至都兰段的百十公里路段,四周都是雪山,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座大冰库,时而雪花飞舞、蓝天云涌,时而黑云压城、暴雨倾盆,刚晴空万里却又下起冻雨,冻雨落在漆黑的柏油路面上,黑白分明煞是好看。而我们顾不上欣赏这难得的美景,不断换衣、脱衣。虽然有些狼狈,但总算见识了高原气候。”
儿子朋友圈晒战报 替父亲向亲朋好友报平安
陈景诗出发前,和儿子约定,每天将骑行的所见所闻发给儿子,然后由儿子整理成图文,发送到朋友圈中,向亲朋好友报平安。 “第七天战报:原计划直接到郑州66公里,基本没什么好玩的,就直接去了88公里外的黄帝故里,途经官渡镇,想起了著名的官渡之战。11时30分到达黄帝故里,祭拜人文始祖。14时40分到达郑州二七广场并登塔参观。今天行程135公里。”“第十二天战报:15时20分‘攻占’潼关,眼收风陵渡,17时55分驻扎华山下。今日骑行整整用了十二小时,才骑行136公里。” 在陈景诗儿子的朋友圈里,记者看到,每一天的骑行战报都有很详细的记录。 到西安时,队员中有两名因身体不适,退出回宁。到了甘肃天水,又分为两组人,一组三人,一组五人。其中五人组是两对夫妻加一个队长,环青海湖骑行后,队长回宁了(他去过拉萨),剩下两对夫妻返回西宁,分两批乘火车进入拉萨。而陈景诗所在的三人组,自天水后,选择继续骑行进藏。从南京出发的第34天,由于连续骑行,从2800米的格尔木到4768米的昆仑山口,两天上升约1900米高,到了不冻泉住宿时(4610米),三人中有队员出现了高原反应。为了事前的承诺——生命和安全第一,三人决定搭车到拉萨。 到拉萨的第二天,他们三人和第一批夫妻在拉萨顺利汇合。陈景诗向记者提供的照片,就是当天汇合时所拍摄。在拉萨短暂的逗留后,6月19日,他们乘飞机回到南京。 “一行十人,历时40天,行程8000里,虽不完美,但有生之年,能够挑战这样的骑行,对我来说已经很知足。”陈景诗说。 本报记者 臧首成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