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无 成语 无 无 的成语 无病呻吟 无底洞 成语 无底洞 打一成语 无底洞打一成语 无奈的意思 无能为力的意思 无穷无尽的意思 |
新余市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对目标进行了细化量化,定任务、定质量、定进度、定责任。明确提出,通过创建使仙女湖景区早日跻身中国湖泊型景区第一方阵,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旅游产品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和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增长点。 近年来,仙女湖区围绕“旅游强区”战略,依托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努力打造文化、运动、养生、生态四大旅游精品。同时,结合环鄱赛等体育赛事,发展“体育+旅游”,推动景区人气持续攀升,让仙女湖“显山露水”。自2015年仙女湖举办我省第一届国际马拉松之后,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连续7年承办了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进一步提升了仙女湖区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还成为助推体育、文化、旅游和城市发展相融合的经济增长点。积极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大体育”“大旅游”和“大融合”,助推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仙女湖是江西省开发最早的湖泊型景区,因1600多年前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搜神记》中记载“毛衣女下凡”故事而得名,先后被授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优秀景区、全国文明景区、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仙女湖区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设沿湖污水处理设施、上游水面漂浮物拦截装置与垃圾转运码头和水质自动监测站,管控湖区水体质量,提高水质监测能力,实施仙女湖水体生态环境改善与水生态保育工程、入湖河流生态修复与清水入湖工程。推行最严护湖令,严防过度捕捞,适时启动仙女湖休渔制。坚决全面消除湖内劣V类水,水质全面达标。深入实施“净空”行动,实行大气污染责任倒查制。2018年完成造林9013亩,封山育林3000亩,森林抚育面积6500亩。着力强化仙女湖湖泊生态自我修复功能,完成增殖放流鱼苗230万尾。 保护一湖清水,就是保护仙女湖发展的根基 高位推动,跻身中国湖泊型景区第一方阵 仙女湖这方水土,孕育着无数的文人先贤,晋代著名史学家习凿齿、唐代状元卢肇、宋代江南第一相王钦若、明朝首辅严嵩、理学家梁寅、明朝大科学家宋应星、清代爱国名将张春发、现代国画大师傅抱石…… 2017年5月1日,仙女湖区向全体新余市民推出免门票游览仙女湖景区政策,引发游客热潮。为落实《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助推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景区,2018年6月1日又向周边宜春樟树市、上高县,吉安新干县、峡江县市民推出了免门票政策,让大家共享仙女湖旅游发展成果。 结合仙女湖区是风景旅游名胜区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就业+扶贫模式,全区27家旅游企业,共吸纳农民就业达2000余人,其中帮助2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解决了就业,人均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了。位于景区旁边的垱头村民李小伟,今年27岁,患有智力残疾四级,但四肢健全具有劳动能力,村委安排他从事保洁员工作,每月工资800元,解决了其基本生活保障。 在打造文化品牌方面,仙女湖率先挖掘“毛衣女下凡”传说的文化遗存,成功摘得“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国字号金字招牌,拍摄了《欢天喜地七仙女》《仙女湖》等影视剧。此后继续整合民间文化,创造性地将“仙女下凡”传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夏布技艺相融合,打造文化品牌。结合当地非质文化剪纸技艺、双獅舞、推车灯、十样景,融入全区的大旅游。 撩起潋滟波光。 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打响“仙女湖”全域旅游品牌 2015年启动了仙女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此举得到了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原省旅发委的精心指导,景区品质、功能、面貌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016年12月,原江西省旅发委向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推荐仙女湖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穿曲径通幽, 仙女湖山色空蒙,水面静谧如画,林间繁花点点,树木青翠欲滴,如梦似幻,展示了仙女湖的怡人风景和优良环境。这是仙女湖得天独厚的生态特质。
推开重峦叠嶂, 2017年推进保家、蓝天行动,全面完成辖区畜禽规模“禁养”目标。全部水塘退出承包养殖,实行人放天养。紧紧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总目标,对所有“三房”彻底拆除,做到拆得彻底、清得干净、改造到位、保留得当,提升农村环境整体效果,达到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漂漂亮亮、和和美美的目标。该区凤凰湾办事处欧山村在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果树,打造具有农村气息和特色的“三园”,真正让乡村美起来。2018年11月,凤凰湾爱巢小镇被评定为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 如果说“爱情圣地”这块金字招牌,是仙女湖高颜值外表上的肌肤,那良好的生态则是仙女湖与生俱来的肌理,为仙女湖近年来持续打造的全域旅游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底气。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仙女湖位于新余市城区西南16公里,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旅游开发建设,2000年6月成立仙女湖风景名胜区。2014年1月,原孔目江生态经济区和江西省职教园区并入仙女湖区后,全区下辖7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约10万人,区域面积480平方公里。大广、沪昆高速穿境而过,大广高速仙女湖出口距景区仅5分钟车程。还有沪昆高铁构建了30分钟到南昌、1小时到长沙的快捷交通网络,让仙女湖成为名副其实的“南昌的远郊、长沙的近邻”。 正是秉承着“保护一湖清水就是保护仙女湖发展的根基”这理念如今的仙女湖,已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态“聚宝盆”,2017年,仙女湖区全年完成生产总值74.5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2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21.79亿元。其中旅游综合收入6.34亿元。 仙女湖区在举办或承办各项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持续提升景区软硬件环境,推动景区旅游转型升级。建设佛教文化博览园、抱石文化创意园、九龙湾MPA国际休闲中心、爱情岛、凯光旅游度假村等一批特色项目,丰富了休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内涵;规划建设国际汽车文化产业园、老年公寓、碳汇渔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奠定了生态养生产业发展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和体育活动,七夕文化已成为新余的“文化符号”,连市民呼吸的,都是“仙女文化空气”。这座“爱情之城”,正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央视“七夕晚会”连续2年登陆新余,为仙女湖量身打造的“中国诗词大会七夕专场”也同步上演。
这,是仙女湖与生俱来的魅力。
文化传承、体育+旅游,让仙女湖更有内涵
七仙女下凡地——仙女湖,也是“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祥地,是我国最早具有详细文字记载“七仙女下凡”传说的溯源地。这里生态景观优美,人文历史独领风骚。这个因爱得名的地方,正以“爱情、生态、文化、体育”为主题,三位一体地打造着全域旅游,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良好的生态也更坚定了新余市打旅游牌、吃绿色饭、走生态路,大扬山水之美,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决心。仙女湖的山山水水渗悟了千万年世人对爱情的美好憧景。在这里,你或许能邂逅期许已久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爱情…… (责编:帅筠、邱烨)
此外,按照仙女文化、爱情文化主线,重新规划了旅游产品定位和旅游业态空间布局,对6个景点改造提升:打造以情缘为主题的情人岛,以登高揽胜为主题的龙王岛,以祈福真爱为主题的圣集寺;提升以婚礼为主题的爱情岛;修建滨湖栈道,完善景观小品,形成2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内以七夕品牌为重点、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促进了仙女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及全域旅游格局的逐渐形成。因为仙女湖人坚信,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美丽仙女湖,八方宾客来!(刘 剑 伍荣达)
美丽的仙女湖烟波浩渺、水天一色,100余座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幽深,数万公顷森林原始茂密、层峦叠翠,是“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
仙女湖区通过集群化发展,使仙女湖旅游业态逐步丰富,“仙女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仙女湖旅游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得到更全面发展。目前仙女湖区已建立了以仙女湖景区为核心、以环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和沿孔目江流域为两翼的“一湖一山一流域”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仙女湖景区、凯光新天地旅游度假区、昌坊旅游度假村、凤凰湾爱巢小镇、九龙山红色旅游、仰天岗国家森林公园等6个旅游板块,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2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省级文化产业基地3处;对客开放的景区景点6处,各类乡村旅游点5家;旅游街区2条,旅游商业网点30多处;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人数达1500人,间接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