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无 成语 无 无 的成语 无病呻吟 无底洞 成语 无底洞 打一成语 无底洞打一成语 无奈的意思 无能为力的意思 无穷无尽的意思 |
原创 “降价令”落地百日,8成4A级景区未降价!网友:玩不起! 2019-01-18 11:41 来源:华商韬略官方账号 黄金周 /消费 /发改委 原标题:“降价令”落地百日,8成4A级景区未降价!网友:玩不起! 文/华商讯 春节将至,大家又在为迎接2019年春节旅游黄金周准备了! 看车票,看酒店,看景区,做计划,恨不得精准到每一秒。 一个很美丽很完整的旅行计划在思索了许久后出炉! 当然,预算同样很“美丽”! 看了看账户余额,又不得不咬牙放弃一些安排。 “祖国大好河山,想看但没钱!”“景区那么多,我却玩不起!” 近年,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从几十到几百的价格飞涨曾引来了很多争议。 2018年6月29日,被称为“降价令”的《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发布。 意见指出“在2018年‘十一’黄金周旅游高峰前,要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偏高的门票价格。同时,不得提高景区内交通运输等其他游览服务价格,变相增加游客负担。” “降价令”落地百天后,执行情况又如何呢? 2019年1月9日,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发布《旅游绿皮书:2018-2019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绿皮书指出,到2018年“十一”前夕,全国共有981个景区宣布免费或降价! 降幅超过20%的有491家,占54.1%;降幅超过30%的有214家,占23.6%。 绿皮书同时表示,降价令在实施中依然存在问题。 景区普遍降价幅度不大;虽声称降价,但实际上是拆分收费项目;甚至,相当数量重点景区未降价。 没有降价的5A级景区和4A级景区分别占到各自景区数量的40%和80%! 绿皮书建议,要加强督查,扭转景区“门票经济”的思维,减少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降价令”颁布时发改委就曾指出,从深层次看,一些地方仍过于依赖门票经济,部分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额外负担”过重,推高了价格水平。 景区迟迟不降价,“门票经济”和“额外负担”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全国2万多家景区景点中,大约有100多家门票价格在100元以上。 这些景区大多是依托自然风景和历文文化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有些还是垄断性、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国家级和世界级资源。 门票收入是很多景区盈利的主要来源。 在降价的浪潮中,玉龙雪山大索道双程票价从180元/人次降为120元/人次。 从2018年半年度业绩看,这三条索道占据丽江旅游公司六成营业收入,是利润基础。 但门票带来的收入并不是只用于景区的日常运行。 据报道,2017年国家发改委曾对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进行过调研。 在当时定价为180元的门票中,要上交的“资源有偿使用费”占36.5元,“基础设施建设费”占51元。真正用于景区的“运营维护成本”仅71元,由市、区管委会等14家单位参与门票分成。 游客们们点赞的“降价令”对于景区减掉的就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景区执行要求的时候,自然是不会很情愿。 但这些并不应该是景区消极应对“降价令”的理由。 景区之前通过高价门票的方式把支出转嫁到游客身上只是一时之策。 对于普通游客而言,景区的门票价格应该体现景区的价值,符合大家对于旅游体验的预期。 黄鹤楼景区的门票从80元降到了70元。 但期待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游客看见重修的楼,崭新的电梯,现代化的装修依旧会吐槽“太坑了,来一次再不来!” 2018年3月,九寨沟景区在地震后重新开放实行每日限流2000人,不接待散客的政策。 “降价令”后,景区旺季门票价格由220元/人降为190元/人。 尽管必须跟团,门票价格也不低,但看到了美景的游客们依旧心满意足,认为物有所值。 “降价令”的出台本身就带有着督促国有景区和旅游业转型的目的。 大多数景区应当转变发展理念,摒弃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要考虑“游客思维”,以旅游参与和体验为核心,提供更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春节出游的一家人,一个景点花费的门票钱动辄都要几百上千的话,又如何能释放旅游消费需求?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