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景区景点 >

景区“降价令”落地满百日 牵出旅企五大困惑

时间:2019-01-28 11:45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但比起气候,对以玉龙雪山索道为盈利主体的丽江旅游(002033)来说,对业绩影响更大、更难预测的是:自去年9月接到“降价令”后,玉龙雪山大索道票价降逾三成,
疯狂猜歌五个字答案 疯狂猜歌五个字的歌名 疯狂猜歌五个字歌 疯狂猜歌五个字歌名 疯狂猜歌五个字歌名答案 疯狂猜歌五个字歌手 疯狂猜歌五字歌名答案 疯狂猜明星答案 疯狂猜人物角色答案

景区“降价令”落地满百日 牵出旅企五大困惑

2019-01-16 01:28 来源:证券时报 运营 /国企 /发改委

原标题:景区“降价令”落地满百日 牵出旅企五大困惑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童璐 林淼

玉龙雪山的秋冬是大风季节。能不能登上海拔4680米的山峰欣赏冰川,要看当天的天气能否允许索道正常运行。但比起气候,对以玉龙雪山索道为盈利主体的丽江旅游(002033)来说,对业绩影响更大、更难预测的是:自去年9月接到“降价令”后,玉龙雪山大索道票价降逾三成,接下来,原票价里上交给地方政府的环保资金交还是不交?如果交的话,交多少?

从2018年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到去年6月底国家发改委印发具体降价意见,被外界称为“降价令”。截至去年9月底,共29个省份981个景区门票价格下降或取消,部分景区索道、游船、环保车等政府定价的交通工具定价也有所下调。

旅游是“诗和远方”结合的支柱产业。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多地调研发现,若以去年“十一”为界,新政百日来,部分国有景区降价提质,推动全域旅游、拉动内需、增加就业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已经显现。

但正因为本次景区价格调整具有“史无前例”的重要意义,在具体调整实施的过程中,既出现了部分景区“降价不力”的问题,也浮现出操作上的实际困难。而在降价预期之下,一些景区管理中“权责不清”、“规定不明”的老问题也开始逐步激化,引发连锁反应。

“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家景区上市公司董事长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吐露心声:降价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倒逼企业去厘清和政府、景区管委会、控股股东方面的“权、责、利”关系,这些更是痛点所在。

中国社科院1月份发布的报告指出,目前仍有四成5A景区、八成4A景区门票没有降价。山东出台政策明确要“实现国有景区票价降50%”。亦有包括张家界(000430)副总裁金鑫在内等多位旅游行业人士疾呼:期待地方政府和景区主管部门在坚持降价的同时优化决策,平衡公共资源和产业运营的实际成本,统筹考虑中小投资者的合理回报。

票价为什么难降?应该怎么降?降了以后相关方面怎么办?这些疑问在景区转型期更加明显。正如行业资深专家、前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高舜礼所叹:有些“热点”,实是“焦点”、“难点”、“重点”。

降价缘何“超预期”

寒风中,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大概花了近1小时排队乘坐玉龙雪山大索道上行。索道工作人员说,去年云南进行了史上最严的“零负团”整治,团队游客数量骤减,叠加调价因素,整体比前几年少,但客流逐渐恢复。云南其他景区也莫不如是。

丽江旅游是全国第一也是目前唯一被下调索道票价的公司。在去年景区降价的浪潮中,玉龙雪山大索道双程票价从180元/人次降为120元/人次,降幅33%。结合2018年半年度业绩看,这三条索道收入占丽江旅游六成营业收入,是公司的利润基础。

从去年9月21日起,对“索道降价是否合理”和票价中“环保资金”的追问“刷屏”了丽江旅游的投资者互动平台。在风口浪尖中,公司仅表示,索道本身属于政府定价范围,“公司向省、市相关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多次申请、报告,说明公司情况,恳请维持原票价不变”。

和已经确定的索道票价下调相比,投资者更关心悬而未决的环保资金。丽江旅游表示,若新票价取消环保资金,丽江旅游2018年度索道收入减少约1200万元;2019年度索道收入减少约8000万元。若新票价继续缴纳环保资金,预计2018年减少索道收入2200万元,2019年索道收入减少1.2亿元。

减掉的都是真金白银。三个多月仍不能确定降价后环保资金存废的丽江旅游,折射景区类上市公司困境——这些公司高度依附于其所经营的垄断性旅游资源,但又带着公众公司独立自主市场化运作、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天然属性。

丽江旅游董秘杨宁婉拒了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的进一步采访。他仅表示有关环保资金的征收问题,目前沟通未有进展。

A股公司中,除了黄山旅游、峨眉山门票降价外,桂林旅游宣布游船价格下调约20%。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一直实行门票和交通费“一票制”,环保客运业务也相应受到降价影响。

中央定调降价,执行要看地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等专家的看法是:除门票外,部分景区出现索道、客运等“超预期”降价,是各地政府对景区降价的范围和幅度要求的力度不同。

困难短期是存在的。金鑫坦言,降价以后环保车出现了票价与运营成本“倒挂”的情况。目前公司正在向相关部门争取车票和门票解除绑定,对车票重新核价。

降价“听证”行不行“假设一次降得太多,确实影响上市公司短期利润,转型需要时间。”同样含有索道业务的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Z先生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今年7月,该省物价部门调研景区门票成本的同时,也向公司问及了索道成本情况,后期降价并未涉及索道。他非常关心丽江旅游的索道降价进展,认为带有风向标的意味。

最近被业内视为另一个“风向标”的是:山东省发改委去年底明确,“确保2019年底前,实现全省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在2018年1月1日的基础上总体降幅达到50%”。

“坚决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山东发展全域旅游的决心和毅力可见一斑。但如何在坚持公益导向的情况下,科学、有序和公开透明地定出新的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挤掉”原来票价中的水分,却有相当的难度。

“各地有各地的情况,票价到底定多少合适,应该做一番调查研究和测算经营成本。”高舜礼认为,在全国、起码是全省,应该统一有一套章法。

多家上市公司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公司只是陆续收到调价通知,本身并没有话语权,并不清楚具体降价的执行,甚至出现了公司部分业务短期内“亏本”的情况。

“一开始,各省的态度是观望和互相参照。”有业内人士举例,去年8月为响应降价,某省物价部门第一次讨论出的门票降价方案降幅较小,方案被省政府“打回来了”,在参考其他省份10%-30%不等的降价情况后,9月物价局将门票降价幅度划定在了15%左右,方案终获过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