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之空无修版 极黑的布伦希尔德 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 自信的名言 曾国藩名言 福州三中家校互动平台 |
朱曦说,过去,不仅是贵阳市,整个贵州省的旅游可进入性都很差。贵州被大山包围,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省份,不邻边、不临海、无口岸……“进来难、出去难,交通路网、航空资源匮乏,这些都是很多年前制约贵阳旅游发展的难点。” 解决可进入性差的问题,核心就是交通建设。铁路、航路、高速路的建设都成为了与外界沟通的重要之“路”。 2015年,是贵阳交通建设的重要核心节点,也是贵阳旅游业“井喷式”发展的开始。 2015年底,贵州省全省88个县市区已全部贯通高速公路,成为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省,目前,贵州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00公里。 2015年,贵州省第一条高铁“贵广高铁”开通。自此,贵阳迎来了高铁时代。如今,贵阳的高铁可直达北上广深、香港等主要城市,已全面融入“7小时高铁经济圈”。 贵阳的龙洞堡机场如今已成为西南重要区域枢纽机场,如今,龙洞堡国际机场航线达206条,已实现省会城市航点全覆盖,旅客吞吐量突破每年2000万人次。 曾筱竹告诉记者,交通环境的制约,是困扰贵阳旅游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近年来的铁路、航路、高速路的建设,让贵阳的旅游可进入性有了极大的提升,旅游成本大大降低,这为贵阳近几年持续井喷发展旅游业奠定了一个关键的基础。贵阳的旅游业,如今已从“走不进来、走不出去”,转变为“条条大路通贵阳”。 自2016年起,贵阳市旅游收入每年增长量均近三成。今年1至6月,贵阳旅游总收入1450.57亿元,同比增长26.31%。 一座“不会睡觉”的城市 谈到青岩古镇的旅游发展水平,谢老伯总是自豪地说,“我们是全国的旅游示范区。” 2016年11月,贵阳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今年9月4日,青岩古镇所在的贵阳市花溪区,被评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黄刚的理解中,做好全域旅游,就是要在一个地区的规划、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围绕旅游或者考虑到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渗透到社会、城市管理非常深的层面。 曾筱竹认为,贵阳市全域旅游的打造,重点在于“融合”。“全域旅游下的贵阳,就是要在城市建设、交通、餐饮、住宿等各方各面,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呈现给游客,为游客带来便利。” 除青岩古镇这一5A级景区外,贵阳市还有黔灵山公园、天河潭景区等18家4A级景区,并推出阳明文化园、天河潭水秀等历史人文类经典及体验项目;在乡村旅游方面,建成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20个,美丽乡村示范带20条…… 丝娃娃、肠旺面、牛肉粉、酸汤鱼、辣子鸡、豆腐圆子等贵阳特色美食也成为了贵阳的另一张名片。二七路、电台街、陕西路、合群路等夜市小吃街更是每晚“火爆”通宵,曾有人评价道“贵阳是一座‘不会睡觉’的城市”,“没去过贵阳的夜市摊,不足以谈人生”。 贵阳夜色。贵阳市文旅局供图,徐雁摄 实际上,贵阳市在“吃、厕、住、行、游、购、娱”七方面都在为全域旅游的发展积攒“合力”。曾筱竹介绍,在“行”方面,开通贵阳至旧金山等6条洲际航线,开通青岩古镇、天河潭、南江大峡谷等景区旅游直通车7条,开通市区至花溪公园等景点公交线路49条;在“厕”方面,以小厕所带动大民生,推进旅游厕所革命,近三年完成新建及改扩建旅游厕所近700座…… 一方面,贵阳的全域旅游发展正在“井喷式”推进;另一方面,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优势产业,对贵阳市的文化、体育、农业、康养、商贸、会展、房地产等行业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 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贵阳市旅游项目累计投资114亿元以上,旅游直接就业人数25万以上,带动间接就业人数120万以上; 2017年,旅游业增加值占贵阳市GDP比重达13.5%。 曾筱竹对贵阳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有着充分的信心。在她看来,“贵阳的旅游业未来可期,大有可为。” 【亲历者说】 曾筱竹(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在没进入旅游这个行业之前,从没有想过它能为城市各方面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现在从事旅游一线工作七年有余,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现在国内外游客对于贵阳的认知度、认可度的改变。随着贵阳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特别是推出了“爽爽的贵阳”这个城市品牌,现在再去外地做旅游推介时,当地老百姓会告诉我们,他们知道“爽爽的贵阳”,也希望有机会来贵阳旅游。 每年贵阳都会举行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贵阳)“一带一路”文化旅游交流周等大型活动,伴随着贵阳这座城市知名度的逐年提升,我们的号召力越来越强,如倪光南院士、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罗默、马云、马化腾等大咖也会出席,这归根结底在于贵阳这座城市越发增长的吸引力。无论是作为一个市民,还是作为一个旅游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让我感到特别骄傲与自豪。贵阳这张旅游名片,也将为整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活力。 【同题问答】 新京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你认为最大的变化和进步是什么? 曾筱竹(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从贵阳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最大的变化就是实现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如今贵阳旅游业“井喷式”的发展,是几十年前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贵阳这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 采写 徐美慧 编辑 胡杰 校对 范锦春 |
- 上一篇:“国庆”旅游出行温馨提示
- 下一篇:“游”法可依,这份假期旅游指南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