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神玩转网游 邂逅美女经理 嫣然一笑媚乱江湖路 绮丽彼氏 玮铭兄弟 琦玉链锯少女 琛丽佳 昊天天帝传 |
人民網武漢12月27日電(董行)近日,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榮膺最美中國全域旅游創建典范城市。黃陂區全域旅游發展初見成效,全區景區數量在全國區(縣市)名列第一,吸引各類社會業主投資旅游達200多億元,建成省市旅游名鎮3個,A級景區14個,全域廁所革命“黃陂樣本”成為一張向全國展示的城市名片。 (責編:張雋、關喜艷)2018年,黃陂區進一步整合資源、整合項目,加大力度抓好旅游基礎設施配套,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夯實旅游發展基礎,著力改善旅游交通環境,提高景區的可進入性和通達性。除了加強全域旅游建設外,通過宣傳,讓黃陂旅游走出去,讓全國更多的游客走進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並享受到黃陂區全域旅游建設成果。 百姓吃上旅游飯,群眾自發參與全域旅游建設
分享到: 2017年,黃陂區接待游客2085.87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104.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7和43.9%。發展農家樂100戶,全部按照二星級標准打造。除此之外,新建旅游廁所29座,其中五星級1座,四星級10座,三星級18座,全域旅游建設成績顯著,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以廁所革命為契機,積極推進全域旅游建設 近年來,黃陂區委區政府發揮“旅游+”的整合帶動功能,促進旅游業與一二三產業深入融合,通過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互動的深度融合來深化黃陂全域旅游模式,形成全域化的旅游產業體系,打破了全域旅游的地域概念。推動旅游業與工業、農業、商業、金融、物流、影視娛樂等現代服務業互動發展。如利用周大福珠寶加工基地和北車修造基地發展工業旅游,利用“台創園”發展農業休閑觀光旅游,利用奧特萊斯和漢口北市場群發展商業旅游,打造“木蘭康谷”發展康養旅游等,進一步增強了旅游業的輻射能力和發展后勁,讓黃陂區的全域旅游發展呈現出更深更廣的態勢。 除了當地村民自發的回鄉創業參與全域旅游建設外,黃陂區農民們通過土地租賃或扭轉入股、就近打工、經營農家樂等方式,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大幅提升。據統計,2017年黃陂區內各景區合計支付給村集體的門票分成收入達2800萬元,支付給農戶的山場、田地租賃金達2650余萬元。景區工作人員中80%以上為當地農民及其子女,其中從事旅游經營服務和相關產業的原有的貧困戶100%已經脫貧。全區有15萬農民吃上了旅游飯,旅游直接從業人員達到10萬左右,間接就業人數達30萬左右,涉及旅游產業的街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32%,景區周邊50多個村從過去的貧困村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成為了嶄新的美麗鄉村。 2017年黃陂區旅游廁所革命工作的重點是推進第三衛生間建設,湖北省旅游委要求5A景區必須改建第三衛生間,所有新建旅游廁所必須設置第三衛生間,讓不同需求的游客都能找到“方便”的場所。黃陂區始終堅持把旅游廁所建設放在旅游產業發展中重要位置,大力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建設,通過探索“政府倡導、規劃引導、服務主導、部門指導”的模式,推進旅游廁所建設全景化、標准化、人性化、規范化,打造游客溫馨驛站,為來黃陂旅游的千萬人次游客提供優美、潔淨的高質量的“方便”服務,讓游客在“方便”的同時享受舒適、感受文化。 目前,黃陂區已發展鄉村民宿568套,民宿床位3400個。今年以來黃陂區新建鄉村民宿就達100余家,接待游客11.2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中民宿旅游貢獻2240萬元。 早在2016年2月,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率領全國省(市區)旅游局長在武漢召開全國旅游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會時,就親自帶領全國各地旅游局長們蒞臨黃陂木蘭景區,實地調研景區旅游廁所,並為之“點贊”。2年來,通過採取“建、改、擴、養、精、管”相結合方式,黃陂區共建186座旅游廁所。僅2016年,黃陂區政府及旅游企業就投資2500多萬元,對木蘭生態旅游區范圍內的景區、環線結點、鄉村旅游點、旅游購物場所內的旅游廁所進行全面的提檔升級。截至2017年11月,黃陂區已建星級旅游廁所126座。 黃陂模式,交出完美答卷,分享建設成果 目前,黃陂區已建成美麗鄉村38個,木蘭山村、杜堂村等一批美麗鄉村成為全市典范,並有2個街1個鄉4個村被省、市評為旅游名鎮、名村,建成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6家,休閑專業村58個,休閑山庄168家,星級農家樂1000余家,其中五星級休閑農庄11家,位列全省第一。該區也被評為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范區”,木蘭草原新村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 黃陂全域旅游模式之所以成為湖北樣板,除了取得豐碩的成果外,更是因為黃陂全域旅游建設已快人一步,從地域的概念延伸到了全產業鏈,讓全域旅游發展走向更廣更深的領域。 全域旅游建設,打破地域概念,向產業鏈延伸 除了政府及企業投入外,當地老百姓也積極投入到全域旅游建設中來。黃陂區杜堂村當地企業家葛天才,帶領當地村民流轉土地7000畝打造木蘭花香景區,於今年3月開園,他帶動當地村民利用區委區政府的土地流轉改革政策,讓大家伙吃上了旅游飯,使當地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幾倍。景區的成功創建讓村民們的閑置農房轉變為了一個個各具特色的農家樂,同時也使得村民們的農產品成為了農商品,讓村民們實現了從單一的農業收入向多種旅游收入的轉變。 黃陂,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北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享有“楚劇之鄉”“泥塑之鄉”“武術之鄉”“首義黎黃陂”等美譽。近年來,黃陂區以木蘭文化為底蘊,充分利用清奇俊秀的生態環境、通過營造大環境、引入大投資,構建近千平方公裡的木蘭文化生態旅游區,逐步打造為全國最大的城市生態景群並榮膺最美中國全域旅游創建典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