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设为首页 鲁滨逊旅游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旅游 >

民营森林公园如何打造区域生态旅游样板?

时间:2018-03-23 11:47来源:互联网 作者:鲁滨逊旅游网 点击: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
360直播网 dsm 大发体育在线 立即博 彩吧论坛首页 球吧网 皇家加勒比游轮官网 亲朋棋牌官方下载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境内的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被誉为“南天圣地、百粤秘境”。

  18年前的观音山,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野之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号称东莞“西伯利亚”;而今的观音山,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4A级景区,林木丰茂,游人熙攘。

  现代社会发展下,人们在失去了清新空气、蓝天之后,每天都生活在现代化交通与通讯网络以及繁忙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暂时摆脱这种工作、生活带来的困扰与烦恼,很多人都选择了走出户外,参加森林旅游,这不仅让人们有效缓解了紧张疲惫的神经,也能够让人们真正感受返璞归真。

  在森林旅游逐渐被更多人所青睐的背景下,当前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粗放式开发旅游资源、投入不足、规划落后等问题,不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使得旅游品牌质量不断降低。

  18年来,广东东莞市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国内首家民营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在发展中始终涌动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充分发挥出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加关注生态的着力保持、文化的优良传承,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共荣共生,在工业集群林立的城市里为人们打造了一处陶冶情操、回归自然、娱乐休闲的旅游胜地,将森林生态旅游打造成具有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愉悦活动。

  应该说,广东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不仅成为民营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杆和典范,更成为珠三角区域生态文明发展的样本。

  撰稿:刘晓星

  关注一:

  力排众议,造梦起航,民营资本缘何要首开先河进入森林公园建设领域?

  走进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自然环境清幽,风景秀丽如画,空气清新宜人,珍禽异兽时有出没,晨钟暮鼓声声不息。这里拥有广东东莞市保护最好、最完整、最大的原始次生林,但守护好一座山并不容易。

  18年前的观音山,只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荒野之地,杂草丛生,人迹罕至。

  黄淦波本来是拿着“铁饭碗”的国家公职人员,1992年,他辞去这份令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带着几万块钱的积蓄投身商海,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观音山所在的石新村村干部希望有人接手观音山时,便找到了黄淦波。

  此前两年,樟木头镇石新村委会以自有的5.28平方公里山林为主体,自筹资金正式兴建观音山森林公园。后因建设资金紧张,工程断断续续、难以为继,变成了烂摊子,只能再寻找到有能力的经营者转让出去。

  最初了解到观音山的情况,黄淦波也十分犹豫,因为观音山体量巨大,需要数十亿元开发资金支持;其次,由于公园本身具有的公益性质,投资回报率低且周期漫长。更为关键的是,在当时,民营资本进入森林公园建设领域在我国尚无先例,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根本没有经验可循。

  面对这项前途未卜的事业,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极力反对。但是黄淦波经过三天三夜的深思熟虑,还是决定力排众议,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在他看来,接手观音山,可以为子孙后代保护好这片原始次生森林,还可以提升当地文化魅力。与此同时,可以通过发展森林旅游,带动周边相关产业发展。

  “它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虽然辛苦,但是辛苦前人,辛苦开拓者,几十年后、几百年后、乃至千年以后,它能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一个重要的生态示范样板,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非常大。”黄淦波。

  接下观音山,黄淦波开始酝酿一个巨大的梦想:斥巨资重建观音山公园,以旅游休闲的方式弘扬传统文化,使忙绿、浮躁的都市人能在这一片净土中返璞归真、重拾安宁。

  一位他多年的朋友后来称,黄淦波当时把一座孤立的观音山描绘成了一幅画,他就像一个导游,沉醉其中。

  黄淦波认为,观音山有生态美景,有良好的佛教、道教文化传承,这些资源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应该成为东莞的一张城市名片。

  这次投资更像是一场奢华的赌局,对于黄淦波来说,赢,功在当今,利在千秋;输,则分文皆无。

  关注二:

  巨资营建,风雨18载,民营森林公园如何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经济”过渡?

  古老的观音山从此不再荒芜、不再孤寂,开始重新焕发生机,书写崭新的故事。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表明了我们党建设美丽中国的决心,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多年来,广东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发展中始终涌动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

  当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风景区都逐渐加大力度建设宾馆、餐馆等,盲目进行了一系列旅游区的修建拓展。在自然景观中强行建设一些人工硬质景观,进而导致自然、人文景观陷入极不协调的状态,给景观自然性、统一性与整体性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在生态旅游不断兴起的背景下,相应的生态系统也受到了严重冲击,频频出现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旅游资源也随之不断退化。

  与此同时,很多地方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也很少会对相关开发内容作出全面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往往都是较为盲目地进行粗放式开放。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不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进而导致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旅游资源都遭到严重破坏、浪费。这种粗放开发,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也使得旅游品牌质量不断降低。

  一直以来,观音山本着“以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长久建设”的开发理念,每年自筹资金,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林相、抚育林木、除虫防火,对古树名木建案立册,对珍禽异兽栖息地设立特别保护区,有效地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

  为了真正实现森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对景区实施了全面的生态管理。不断增强对景区内森林植被的保护,严禁乱砍滥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行为,最大限度避免植被被破坏。同时,对于一些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带,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力度进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一系列生态恢复工程。

  正是有了黄淦波的全情投入,让原本就蕴含各类丰富资源的观音山越来越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观音山森林公园90%以上的区域几乎无人涉足,基本保持原有地貌和植被。在原始森林中,有大片阶梯状石垒,有落差380米、逶迤跌宕36级的仙泉瀑布,3999级曲径的“佛缘路”和林海松涛的“森林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